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膜和细胞壁 >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 细胞膜的成分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20638720
请回答Ⅰ、Ⅱ两题:
Ⅰ.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的细胞器,是研究膜结构功能的常用材料。当成熟红细胞 破裂时,仍然保持原本的基本形状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影,其部分结构如图所示。请回答 下列问题:
   
(1)细胞膜的成分中,___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种类和数量越多。其中多糖与B蛋白结合,分布在膜的___(填“外侧”或“内侧”)。
(2)研究发现,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成熟红细胞不具有合成脂质的___(填细胞器名称),其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可来自血浆。当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时,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插入到红细胞膜内,其亲水基团与磷脂分子的___相连,过多的 胆固醇导致细胞膜的___性降低,变得刚硬易破,红细胞破裂导致胆固醇沉积,加速了As斑块的生长。
Ⅱ. 睡眠是一种在哺乳动物、鸟类等生物中普遍存在的自然休息状态,研究发现腺苷是一种重要的促眠物质。图 1 为腺苷合成及转运示意图,图 2 为腺苷传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3)腺苷是一种遍布人体细胞的核苷,由___结合而成。研究发现,腺苷可以与相关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抑制觉醒神经元兴奋来促进睡眠,该过程主要与细胞膜的___功能有关。
(4)哺乳动物和鸟类等生物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产生腺苷:第一条途径先通过___(生理作用)产生ATP,然后在细胞内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产生腺苷;第二条途径ATP产生后由囊泡包裹转运至胞外,再脱去___个磷酸基团生成腺苷。
(5)为记录正常睡眠觉醒周期中基底前脑(BF)胞外腺苷水平的变化,研究者设计了一种腺苷传感器。据图2分析,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腺苷与核苷受体结合并改变其___结构,进而使绿色荧光蛋白构象改变并发出荧光,因此可通过检测___来指示腺苷浓度。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I.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
(1)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膜的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对上述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
(2)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请根据以下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膜的选择透过性。材料;红玫瑰、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蒸馏水、培养皿、量筒。实验步骤;
①取适量的玫瑰花瓣,___,分别加入培养皿中;
②A组加入_____,B组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③观察A组和B组___
II.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关系蛙的受精卵具有活跃的DNA合成能力,而脑组织则不能分裂。科学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核移植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3)蛙的受精卵中DNA合成所需的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的___上合成的,并通过___进入细胞核中;除此之外,细胞质还为细胞核代谢提供所需的___等。
(4)脑细胞无核部分仍能够生活一段时间,但最终死亡的原因是___
(5)本实验证明;___
2022-11-21更新 | 8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研究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某些分子进行处理,使膜发出荧光后,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某区域。发现该区域瞬间被“漂白”(荧光消失)一段时间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如图甲)。图乙是该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得到的荧光漂白恢复曲线。

(1)细胞膜的组成元素一定含有__________,细胞膜以__________为基本支架,此外还含有__________等成分。根据课本中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可知,荧光染料通常标记的是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填一种化合物)。
(2)细胞膜上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得以恢复,推测其可能的原因:①被漂白区域内细胞膜成分分子带有的荧光染料的荧光会自行恢复;②被漂白区域内外的细胞膜成分分子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如果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使膜结构上蛋白质分子停泊的“平台”被拆解,漂白区域荧光恢复所需的时间__________,说明胆固醇对组成细胞膜成分分子的运动具有抑制作用,该结果__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推测②。此项研究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结构”或“功能”)特性。
2023-11-30更新 | 4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研究发现,线粒体内膜上存在专门运输ATP和ADP的转运体(AAC),AAC只能1:1交换ADP和ATP,确保细胞正常代谢的能量需求。线粒体ADP/ATP载体在两种状态之间循环:在一种称为细胞质开放状态的状态下,它的中心结合位点可用于结合ADP,而在另一种称为基质开放状态的状态下,这种结合位点可用于结合新合成的ATP,过程如下图1所示。呼吸电子传递链是指在线粒体内膜上由一系列呼吸电子传递体组成的将电子传递到分子氧的“轨道”,如下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线粒体外膜和内膜的功能不同,主要体现在所含的___(成分)不同,在运载ATP时和运载ADP时,载体的___结构不同。
(2)图2表示的过程发生场所是___,据图2可知,为ATP的合成提供驱动力的是___
(3)泡发过久的黑木耳会被椰毒假单胞杆菌污染,该细菌会分泌毒性极强的米醇菌酸,米酵菌酸可以竞争性地结合在AAC上,从而抑制___,导致___,进而引发人体中毒。
(4)NTT是叶绿体内膜上运输ATP/ADP的载体,在叶绿体未成熟和___条件下,光反应不能进行时,负责将细胞质基质中的ATP转运至___,从而满足叶绿体中依赖ATP的代谢活动的需要。
2024-04-29更新 | 1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