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85 引用次数:94 题号:20686191
科学研究发现,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后,囊泡膜既可以完全坍塌方式融入突触前膜,也可以触—弹方式迅速脱离突触前膜回到轴浆,并装载递质成为新的突触小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完全坍塌方式和触一弹方式都能维持突触前膜面积的稳定
B.神经递质均是生物大分子物质,因此以胞吐的方式释放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神经元可能产生兴奋
D.突触前膜处会发生由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突触一般是两个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与肌肉或腺体细胞相接触
B.突触小体能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突触后膜通常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
D.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有关
2023-04-18更新 | 4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关于突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B.突触可分为树突→轴突型和轴突→树突型
C.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跨过突触后膜进入下一个神经元使其兴奋
D.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2020-02-06更新 | 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下列关于神经传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的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B.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C.在突触小体中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起促进或抑制作用
2016-11-26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