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进化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71 题号:20762025
坡鹿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西部的丘陵草坡地带,是比较典型的晨昏活动的物种,每天在太阳还没出来之前就开始进食,边走边吃,地上的草、灌木的嫩枝条都是它们喜欢的食物。坡鹿的毛色呈红棕或黄棕色,雄性个体的毛色比雌性暗。坡鹿耐旱、耐热,视觉和听觉敏锐,奔跑迅速,善于跳跃,警惕性高。下列有关坡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坡鹿的分布特点、摄食规律及食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坡鹿种群中,控制毛色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
C.不同草坡地带坡鹿种群间的个体迁移有利于种群的发展
D.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是坡鹿适应性特征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
③种群基因库之间出现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④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不定向的,它们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⑤自然选择导致生物的定向变异与进化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③④
2017-10-31更新 | 119次组卷
【推荐2】菜粉蝶幼虫细胞中NADH脱氢酶(一种催化[H] (NADH)与氧反应的酶)对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韧皮部中的鱼藤酮十分敏感。生产上常利用鱼藤酮来防治害虫。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ADH是还原性辅酶II,主要在菜粉蝶幼虫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产生
B.鱼藤酮主要抑制菜粉蝶幼虫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C.鱼藤酮作用机制是抑制ATP水解使菜粉蝶幼虫因为缺乏能量而死亡
D.长期使用鱼藤酮将导致菜粉蝶基因突变而使其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2024-01-22更新 | 104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小鼠种群中A对a为显性,A基因频率为0.5。由于栖息环境温度效应,带有a基因的配子中有一定比例被淘汰而无法存活,此淘汰比例称为淘汰系数,以s表示。此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没有迁出和迁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环境温度使小鼠种群A/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随繁殖代数的增加,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减小
C.若淘汰系数s=1/3,则F1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0.84
D.若大量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迁入此种群,则s会变大
2022-06-25更新 | 4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