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 DNA分子的复制 > 探究DNA的复制过程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4 引用次数:524 题号:20798124
关于DNA合成原料的来源,科学家曾提出三种假说:①细胞内自主合成②从培养基中摄取③二者都有。为验证三种假说,设计如下实验:将大肠杆菌在含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培养一代,然后对提取的DNA进行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图甲、乙、丙表示DNA在离心管中的可能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的拟核DNA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离心后离心管不同位置的DNA放射性强度不同
C.若支持观点①,则实验结果应为图丙所示结果
D.若支持观点②,则实验结果应为图乙所示结果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下列关于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子代噬菌体的性状是由大肠杆菌DNA决定的
B.该实验能证明DNA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
C.该实验能证明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D.最终释放出来的子代噬菌体大部分具有放射性
2018-12-06更新 | 55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推荐2】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请问最快在第几次细胞分裂的后期,能找到只有1条被32P标记的染色体的细胞( )
A.2B.3C.4D.5
2017-11-03更新 | 234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推荐3】1966年,科学家提出了DNA半不连续复制假说:DNA复制形成子链时,一条子链连续形成:另一条子链不连续,即先形成短片段后再借助DNA连接酶连接缺口(如图1)。为验证假说,进行如下实验:让T4噬菌体在20°C时侵染大肠杆菌70min后,将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在培养的不同时刻,分离出T4噬菌体DNA,使其解旋形成单链,再进行离心。DNA单链片段分子越小离试管口距离越近,检测相应位置DNA单链片段的放射性,结果如图2.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被大肠杆菌吸收,成为噬菌体DNA复制的原料
B.与60秒相比,120秒结果中短链片段减少的原因是短链片段连接形成长片段
C.每个时间内均可检测到较多的短链片段,为该假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D.若加入DNA连接酶抑制剂,则图2中60秒组距离试管口近的位置放射性强度减弱
2023-06-12更新 | 3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