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内环境与稳态 > 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87 题号:21097697
如图为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的过程示意图,A、B、C、D、E为液体,①②为某种物质,请据图回答:

(1)图中_____(填字母)构成了人体内环境;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填字母)。
(2)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可能导致人体组织中蛋白质大量分解,出现_____现象。B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的含量有关,内环境渗透压稳态的意义是_____
(3)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K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分别加入25mL实验材料→测pH→滴加5mL 0.1mol/L的HCl溶液、摇匀→测pH→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重复实验并记录。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②本探究实验还应该补充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1】英国老年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脑梗死病人脑中有新生神经元存在,这为治疗包括脑梗死在内的脑猝死提供了可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1)脑部神经元的直接生活环境是___________(填“血浆”或“组织液”或“淋巴液”),血管阻塞使相关部位的内环境中化学成分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神经元代谢紊乱,最终导致细胞坏死,由此可知___________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请尝试在下图中用箭头构建人体血浆、组织液及细胞内液中Na+、K+的动态平衡模型___________(不考虑红细胞、毛细血管壁等特殊细胞)。

(3)除图中所示的系统外,还可能有___________系统直接参与Na+、K+的排出。
2021-12-02更新 | 13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2】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离不开内环境。图甲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几种器官,Ⅰ、Ⅱ是有关的生理过程。图乙为人体组织局部示意图,②④所在位置是某些管道的横切面。回答问题:

(1)图甲中的D表示______。葡萄糖从体外进入肝脏细胞至少需要通过____层磷脂分子。
(2)图甲中的a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_ (填序号),与③相比,①含有更多的_________ (化学物质)。①中该物质减少会引起组织水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为人体内几种不同体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则该表ABCD中与图乙中⑤和①相对应的字母分别是________

成分(mmol/L)

Na+

K+

Ca+

Mg+

Cl

有机酸

蛋白质

A

B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C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D

10

140

2.5

10.35

25

47


(4)正常人的血浆pH值是____________,血浆pH值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其中含有很多缓冲对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其次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5)血浆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___________。体检时,通过检查血浆的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来预示机体是否处于健康状态。
2023-04-06更新 | 10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3】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内环境主要是由组织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的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相对稳定。
(2)写出图中各标号代表的器官或系统: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3)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④为______________,⑤为____________
(4)用简明短语表述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2-02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