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细胞呼吸 > 细胞呼吸的方式及过程 > 有氧呼吸过程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5 题号:21146428
Ⅰ.耐力性运动是指机体进行持续一定时间的低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步行、游泳、慢跑、骑行等,有氧呼吸是耐力性运动中能量供应的主要方式。图1为肌纤维(骨骼肌细胞)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
   
(1)肌纤维细胞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可以简写成_____
(2)图中A物质是_____,B物质是_____,其中催化A物质生成B物质的一系列酶应位于_____。①②③中,代表能量最多的是_____
(3)研究人员以小鼠为实验动物,研究了耐力性运动训练及停止训练的过程中,肌纤维中线粒体数量出现的适应性变化,训练过程中每周给予实验小鼠同等强度的耐力性运动训练,结果如图2.请回答问题:
   
①由图2可知,经过约_____周的训练之后,肌纤维中线粒体的数量趋于稳定。若停训1周立即恢
复训练,则一段时间后_____(请选填“能”或“不能”)使线粒体的数量恢复到接近停训前的水平:若停训1周后继续停止训练,4周后线粒体数量将降至_____水平。
②有研究认为耐力性运动训练出现的线粒体适应性变化对预防冠心病、糖尿病和肥胖等具有关键作用,但连续耐力性运动可能造成肌肉疲惫等不适感。请结合本研究结果从运动训练周期的角度对耐力性运动训练提出建议_____
II.氰化物是一类带有氰基(-CN)的化合物,有剧毒,人体微量摄入即有致命风险。实际上,氰化物广泛存在于生物界,许多植物可合成氰化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4)当植物枝叶遭受动物食时储存在成熟植物细胞最大的细胞器_____中氰化物被释放出来,会阻断动物的有氧呼吸氰化物可抑制位于_____的复合体IV的活性(图1),使其不能将电子传递给氧气,导致第一、二阶段产生的_____无法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对于动物而言,除无法利用氧气产生大量ATP外,同时无氧呼吸增强造成_____积累,影响正常生命活动。
(5)氰化物对植物自身不会产生毒害作用的原因之一是植物存在一种交替氧化酶(AOX),可将电子传递给氧气,这一机制称为“抗氰呼吸”(图2)。抗氰呼吸产生的ATP比较_____,释放的热能比较多,可促使植物花香迅速散发吸引昆虫传粉。
(6)植物具有上述能力的意义是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研究发现,叶肉细胞中存在“苹果酸/草酰乙酸穿梭”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可实现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如图示叶肉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卡尔文循环包括_______(过程);三羧酸循环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该过程还需要的反应物是_______
(2)研究表明,缺磷会抑制光合作用,一方面缺磷会影响_______(结构)的形成,导致光反应速率降低,另一方面缺磷会抑制_______运出叶绿体,从而导致暗反应速率降低。
(3)葡萄糖中的醛基具有还原性,能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光合产物以蔗糖的形式能较稳定的进行长距离运输,其原因是_______
(4)光照过强时,细胞必须耗散掉叶绿体吸收的过多光能,避免细胞损伤。由图可知,“苹果酸/草酰乙酸穿梭”加快的意义是减少_______积累,避免对叶绿体的伤害,再通过“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运入线粒体,最终在_______处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2023-07-13更新 | 12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甲、乙中a~f所示装置,(呼吸底物是葡萄糖)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能够验证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装置是 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按顺序表示),可用图丙中的 ______________ 过程表示(用编号表示)。
(2)图乙可用来检测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及呼吸速率。如果e的液滴左移,f的液滴不动,此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反应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是酵母菌的呼吸过程,产生物质B的过程的酶存在于细胞的___
(4)图丁是酵母菌在不同氧浓度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氧浓度为b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 _______________
2020-10-12更新 | 13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为小麦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图中X、Y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H]在②④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小麦植株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15℃、25℃和35℃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如图2所示的结果,请据图分析:

①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当光强度大于8时,25 ℃与15℃条件下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分别为M1 、M2,结果应为M1____________ M2(填“>”、“<”或“=”)。
②在35 ℃条件下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期为1时,植物_______(能或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在图3中绘出5℃—35℃条件下该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不考虑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____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6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