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和群落综合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39 题号:21150360
图 1 为某温带稀树草原食物网的一部分示意图,图 2 为某生物的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在狼与兔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能很好地生存。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二者______的结果。
(2)若图2 所示的种群为某鼠种群。在C 点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在无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该种群以λ=2.5 的速率增长,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 N, 则两年后它们的数量将达到______
(3)采用样方法调查该稀树草原中风信子的种群密度,选取样方的关键在于______。若同时统计各样方中物种数目,则可以调查______
(4)在图 1 所示的稀树草原食物网中,共有食物链______条。狼和红狐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5)某年气温明显增高,食物丰富,稀树草原昆虫数量也增多,但并没有呈现“J” 型增长的状态,这是______(填“负反馈”或“正反馈”)调节的结果。多年来,该稀树草原牧民大力植树种草,使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牧业产量呈持续增长势头,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也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得以增强。
【知识点】 种群和群落综合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我国东南某山区于25年前发生森林火灾,焚毁所有林木。历经长期消长之后,某生态学者在该地进行生态调查,得到结果如图所示。如图为种群增长曲线图,a、b、c、d分别是乙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上的点;调查的某些树种数量的变化规律如下表。

(1)群落演替过程中,若适应环境,则其种群数量增长变化如图中____曲线所示变化。
(2)环境阻力开始增大是在图中____点之后。
(3)砍伐森林时应让种群数量维持在图中____点附近。
(4)依据表格数据判断目前松树种群数量变化处于图中乙生长曲线的__段内。
(5)若以大树(年龄>5年)的数量作为森林中树种优势度的指标,则目前此森林中处于最优势地位的植物为____
2018-11-10更新 | 21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为保障粮食安全,全国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即大豆玉米间行种植)技术,不仅保证玉米产量,还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大豆产能。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在种植大豆时,常用根瘤菌拌种,二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填“种间竞争”“寄生”或“互利共生”),具体体现在___________
(2)鼠害是导致大豆玉米减产常见的原因,为了掌握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机,可采用___________法来调查老鼠的种群密度,如果调查结果比实际数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两点)。
(3)大豆与玉米通过带状复合种植后不仅不会导致玉米减产,还会提高大豆产能,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试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导致增产增收的原因:____________
2023-05-11更新 | 41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3】调查研究是生态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对于种群和群落的调查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______;取样方法常采用______
(2)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原不同样方面积内草本植物的丰富度,结果如下表:
样方边长/m0.10.20.40.80.91.01.11.2
物种数356911131313
据表分析,调查某草原草本植物的丰富度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______m2
(3)认识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______;在此基础上,再分析群落中常见物种的生态位,即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所占用的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地草原因过度放牧等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通过当地人不断地种植耐旱、抗风沙能力强的沙棘等,当地生态环境得以逐步恢复;下图表示恢复过程中,该地群落类型的演替及其植物种类的变化情况。演替过程中,______植物的丰富度不断增加;改造过程中,该盐碱地上的演替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与草丛相比,常绿阔叶林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原因是常绿阔叶林具有更复杂的______结构。

(5)研究者又调查了大别山不同海拔高度的 9 个马尾松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结果图所示。
   
大别山的全部马尾松可称为一个_____。 在野外调查中,很难从外部特征确定马尾松种群的准确年龄,通常以马尾松立木的胸径结构(种群中不同胸径大小的个体数)代替其_____结构,来进一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6)在野外群落调查中,首先识别组成群落的物种并列出它们的名录,这是测定物种丰度的最简单方法。调查发现,群落 A 以马尾松林形式存在,群落物种丰富度_________(较高、较低、不变),A~I 群落发育阶段不同,马尾松林物种丰富度呈______的变化趋势,且群落物种多样性在群落发育的_____期(早、中、晩)最高。
(7)在群落发育晚期,由于不同植物间的竞争加剧,导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别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一现象的意义是________
(8)若群落 A 是由冰盖融化后的裸地演替而来,则此种演替属于______演替,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下列图形表示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所含有机物的变化(横坐标表示时间),其中正确的是_____

(9)下图为3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农作物与杂草,C.孤与兔)的种间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判断A~C3组生物对应的示意图。A_____,B_____,C_____
②出现图②现象的原因是_____
③若3种种间关系中曲线b代表的生物死亡,对曲线a代表的生物有利的是_____
④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_____
⑤曲线a或b的变化属于_____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曲线a和b代表的生物之间关系的变化属于_____(填“种群”或“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023-11-21更新 | 12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