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 反射与反射弧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3 题号:21164906
瘙痒是皮肤常出现的一种感觉,其感觉神经末梢广泛分布于皮肤。一般认为皮肤痒觉与痛觉关系密切,通过游离神经末梢传导。痒觉的发生机理非常复杂,如机械性搔抓、蚊虫叮咬等,细胞受损后所产生的一些物质如组织胺等及神经递质5-羟色胺等都可引起人体瘙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痒觉和痛觉的形成都属于依赖反射弧完成的非条件反射
B.痒觉形成于大脑皮层,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效应器引起抓痒反应
C.5-羟色胺为信息分子,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可能会立即被酶解或回收
D.若传入神经细胞膜外Na+浓度降低,则人体对痒觉与痛觉的感受会变得迟钝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的传递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如果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物质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反馈调节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
D.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为细胞免疫
2019-02-27更新 | 7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手指接触到针尖产生痛觉在大脑皮层
B.H区受损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C.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
D.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都不受大脑皮层中最高级中枢的调控
2018-04-09更新 | 20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用体积分数为1%的硫酸溶液刺激左侧后肢趾部皮肤,蛙左侧后肢出现屈腿反射。
实验二:去除左侧后肢趾部皮肤,重复实验一,蛙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实验三: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一,蛙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一中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
B.实验二中蛙不出现屈腿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
C.实验三中蛙不出现屈腿反射的原因是神经中枢被破坏
D.若实验前不剪除脑,将观察不到蛙的屈腿反射
2021-12-13更新 | 2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