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 反射与反射弧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3 题号:21180925
为揭示睡眠对记忆的影响,科研人员采用一种间隔的、重复的丁酮(由致病菌发出的具有吸引力的气味)训练模式让线虫建立记忆,再通过评估睡眠特征来判断线虫是否进入睡眠状态。研究发现,线虫经丁酮训练后睡眠增多,感知丁酮的AWC嗅觉神经元与相关神经元间的突触数量也增多。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AWC嗅觉神经元能感受丁酮的刺激,属于感受器的组成部分
B.睡眠增多会促进线虫长期记忆的形成,此过程需要脑的参与
C.在丁酮刺激下,AWC嗅觉神经元轴突末端的部分结构参与新突触的构建
D.在丁酮刺激下,AWC嗅觉神经元上兴奋传递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褪黑素是由人的松果体产生的激素,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褪黑素的分泌有昼夜节律性,晚上分泌多,白天分泌少。下图为光周期信号通过“视网膜一松果体”途径对人体生物钟进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下丘脑一松果体一褪黑素”分泌调节的过程属于分级调节
B.光信号刺激机体完成褪黑素的分泌,该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图示褪黑素的分泌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该激素含量的稳定
D.光周期信号刺激机体产生褪黑素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2022-10-28更新 | 2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望梅止渴、缩手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
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
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的参与,但非条件反射不一定
D.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也可以引起反射活动
2020-10-07更新 | 192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手先缩回来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A为效应器,E为感受器
B.痛觉在图中的方框乙处形成
C.未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纤维B处的电位分布为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2019-01-30更新 | 6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