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8 题号:21201599
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2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占有优势的物种数量最多
B.图1中,统计植物种类一般采用样方法,调查该系统物种数量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S1
C.图2中,在t2时刻甲的出生率等于0,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D.图2中,若乙种群突然灭绝,则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会增加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环境DNA是指生物体通过脱落的细胞和粪便等释放到环境中的DNA。科研人员采集长江流域不同水域的环境DNA进行研究,根据中华鲟的某特定基因设计引物,通过PCR及电泳测得中华鲟的环境DNA数量,用于了解中华鲟的分布特点并监测中华鲟种群数量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调查方法可在不直接观察或捕获生物体的情况下对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调查
B.根据中华鲟基因设计引物并检测环境DNA,不能反映出该地区的物种丰富度
C.在不同时间和区域进行采样分析,可了解中华鲟分布的季节性变化
D.通过对不同水层的环境DNA进行检测,可确定中华鲟在长江流域中的生态位
2024-06-03更新 | 1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实验中,有关操作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或结果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间隔时间的长短对调查结果影响不同
B.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影响不同
C.“32P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对上清液检测结果影响相同
D.在“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第二、三次观察间随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影响相同
2020-05-24更新 | 17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需要注意随机取样
B.调查研究同一地点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可揭示群落的种间关系
C.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群落中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2019-01-30更新 | 1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