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9 题号:21413208
HIV由核衣壳和包膜两部分组成,包膜的化学组成与细胞膜一致,核衣壳包括衣壳蛋白、两条单链RNA等,其具体结构和入侵宿主细胞及繁殖过程如下图所示。现参考噬菌体侵染实验的流程,以HIV和其宿主细胞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32P标记的HIV侵染未标记的宿主细胞,搅拌离心后,能在宿主细胞的表面和细胞内检测到放射性
B.若用未标记的HIV侵染32P标记的宿主细胞,子代病毒中只有RNA能检测到放射性,若用未标记的HIV侵染35S标记的宿主细胞,子代病毒中只有蛋白质能检测到放射性
C.用35S标记的HIV侵染未标记的宿主细胞,搅拌离心后,上清液中含有较强的放射性、沉淀中几乎不含放射性
D.用32P标记的HIV侵染未标记的宿主细胞,搅拌离心后,若沉淀中放射性较强、上清液中几乎不含放射性,则说明HIV的遗传物质是RNA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S型肺炎双球菌在核糖体上合成荚膜
B.R菌转化为S菌的转化效率与S菌DNA的纯度有关
C.被噬菌体侵染后,大肠杆菌中合成的mRNA和tRNA种类发生了变化
D.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保温时间延长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增强
2020-01-13更新 | 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在“S组实验中,保温时间和上清液放射性强度的关系为(       
A.   B.   
C.   D.   
2023-07-24更新 | 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实验说明S型菌的DNA可促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
B.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自变量是不同处理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
C.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有少量含35S
D.用病毒甲的RNA感染烟草能获得病毒甲说明病毒甲的遗传物质就是RNA
2022-10-31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