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21416456
如图是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请回答:
   
(1)图中表示的是种群增长的___型曲线,表示K值的一点是___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一点是___
(3)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代表的水平上?___
(4)你认为种群增长速度在迁入一段时间之后明显加快的原因主要是___
(5)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_

相似题推荐

【推荐1】福寿螺作为一种入侵生物,已对广东地区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寻找防治措施,调查了广东省某地3种不同生境(水田、早地、水渠)下的福寿螺种群密度。
(1)福寿螺刚入侵时,种群增长会近似J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入侵初期种群增长速率__________(“增大”或“减少”或“不变”),
(2)图是对福寿螺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得到的结果。另外通过群落调查发现,福寿螺以水稻和微藻等植物为食,同时也吃线虫,线虫又以微藻为食,鸭子可以吃福寿螺及水稻害虫稻飞虱等。
   
三种土地利用生境类型中福寿螺的种群密度
①福寿螺与线虫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不同生境中福寿螺种群密度差异明显的原因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另外,水田与水渠相比,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干扰较多。
③请尝试提出福寿螺的防治建议(至少从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方面回答)_____________
2023-10-31更新 | 109次组卷
【推荐2】图甲表示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图乙表示3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农作物与杂草;C.狐与兔)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会呈现出镶嵌分布,从而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_;b~f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该演替类型为________。三类植物在b~f段的增长方式近似于________形曲线。若当地政府在火灾后清理烧毁树木、整地、栽树并抚育管理成林,这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进行。
(2)判断图乙A~C 3组生物对应于图乙的曲线:A______,B_____,C_____。(填图乙中序号)
(3)造成图乙中②现象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3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____________(填写图乙中序号)。
(4)a或b的变化曲线代表的是________水平上的研究;a和b之间数量关系的变化则是________水平上的研究。(两空均填“种群”或“群落”)
2023-12-07更新 | 36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几十年前,我国东北地区广麦无边的森林里,生活着很多东北虎。随着人类在这片森林里采伐林木、垦荒种地等活动,东北虎逐渐从这里迁出。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对东北虎等濒危动物的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全面禁猎,禁止商业性采伐林木,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1)我国为东北虎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___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其目的是为了通过提高东北虎种群的__________,以提高东北虎的种群数量。
(2)近年来陆续有东北虎从俄罗斯迁徙入境我国东北地区,这说明我国的保护工作已见成效。科学家通过测定迁徙东北虎与已知地东北虎之间的亲缘关系,以确定迁徙东北虎的来源地,具体做法是提取东北虎的基因,进行DNA分子杂交技术,该方法判断亲缘关系远近的标准为____________。进一步研究测定东北虎某一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占该链碱基总数的48%,则该DNA分子中鸟嘌呤占__________
(3)捕食是食物链(网)中常见的种间关系,捕食者可分为泛化种(可吃多种类型的食物且数量多的生物往往被捕食的概率更大)和特化种(仅摄取一种类型的食物)。对于泛化种来说,捕食通常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原因是___________
2023-04-29更新 | 1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