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0 题号:2146535
下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三个种群的数量增长方式均为逻辑斯谛增长
B.若某条件引起种群乙变为曲线丙所示情况,则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的是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C.一般情况,气候是影响曲线中ab段波动的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
D.曲线甲可用于表示封闭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2014·浙江宁波·一模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在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中,蝗虫种群首先迁入且迅速增长,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其他动物接着先后迁入。下图表示蝗虫种群的数量变化(↑表示种群迁入,其中0月时为蝗虫迁入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2月蝗虫种群呈指数增长
B.2月一定迁入了蝗虫的天敌
C.M为在该环境中蝗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该生态系统在3~7月的抵抗力稳定性比0~2月高
2016-11-26更新 | 1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稻蝗是平地与低海拔地区草丛间极常见的蝗虫,成虫除了冬季外,几乎随处可见。稻蝗主要以禾本科植物叶片为食,是水稻的重大害虫。安徽农科院研究小组从6月1日起开始调查某农场内稻蝗跳蝻的密度,每次调查后隔3天再调查一次,所得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调查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稻蝗跳蝻

1.8×103

3.7×103

7.5×103

1.6×104

3×104

3×104


A.由于跳蝻跳跃能力强,调查跳蝻密度时宜用标志重捕法
B.根据跳蝻的密度,可预测稻蝗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6月9号到13号左右稻蝗种群出现过最大增长速率
D.该农场中出现的稻蝗种群数量的大值即为K值
2022-06-10更新 | 3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图甲表示露斯塔野鲮鱼在 10 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图乙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 N、P 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露斯塔野鲮鱼从罗氏沼虾获得的能量比从绿藻、蓝藻获得的能量少
B.图甲内 a~e 五个点中,c、d 点的种群密度几乎相同
C.该湖泊受到富含 P 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据图乙分析最好选择蓝藻来治理
D.d 点种群年龄组成为衰退型,前 8 年种群数量最大的点是 b 点
2021-06-04更新 | 6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