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 题号:21480106
下表是某兴趣小组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的结果,下图表示第四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据此回答:

样方

N1

N2

N3

N4

N5

种群密度/(株·m2)

8

7

18

x

9


(1)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什么________?人为选择密度较大或较小的地点取样,会给调查结果带来怎样的影响________
(2)如何计数第四个样方的植株数量________
(3)该植物种群密度是多少________?N3的数据明显高于其他样方,应如何处理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若将研究对象的全部称为总体,则观测或调查的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称作样本。研究的对象不同,选取样本的方法和计数方法会有所不同。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某地块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样方法。若调查的地块为长方形,则取样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计数时,要对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植株进行计数。
(2)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记重捕法。在选择标记物时掌握的原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要调查1公顷范围内某种田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鼠的数量为42只,第二次捕获35只,其中带标记的为16只,调查时发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4只由于某些自然因素死亡,但种群数量没有改变,若调查期间无迁入和迁出,标记物的选择及标记方法都符合要求,除了可得到该种田鼠的种群密度外,还可推出调查期间种群中约有_____________只鼠出生。
(3)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采用的是抽样检测法。写出一种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操作: __________
(4)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样本为_____________,在统计群落中物种数的同时,还要统计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后者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1-16更新 | 9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小型湖泊中主要的生物类群及其营养结构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明虾和雪鲮不同成熟食性的相对值的均值,请回答:

(1)从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组成来看,图甲中与剑水蚤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称为______,属于该环节的生物除剑水蚤外还有______
(2)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各个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并常用______图形来表示。相对于生殖前期,生殖期雪鲮的食物来源中,来自剑水蚤的比例更______(大/小)。
(3)该湖泊中,硅藻主要分布于表水层,剑水蚤、明虾和鲮鱼也主要在表水层觅食,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
(4)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雪鲮的种群密度,若第一次用大网眼渔网捕鱼并作标记,第二次改用小网眼渔网重捕,则估算结果比实际种群密度______(明显偏大/明显偏小/无明显差异)。
2019-08-16更新 | 23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黄河口湿地位于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因黄河改道而成,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陆地可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近水缓冲区与核心区独特的生物资源成就了黄河口湿地的科学考察、鸟类研究等多种功能。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口湿地的形成过程属于____演替,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这些区域的不同主要体现了湿地群落具有____结构。
(2)黄河口湿地被喻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影响该湿地鸟类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_____。在调查中发现,斑鸠通过“婚飞”追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____信息,该事实说明信息传递______
(3)人们在改造光滩区时引入了某种水草,其数量并没有呈指数增长,原因是______,描述其种群密度变化时应建立____模型。
2018-05-26更新 | 2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