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84 题号:21520788
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都可摄食杆菌和酵母菌。生态学家高斯将两种草履虫置于含有杆菌(好氧型)和酵母菌(兼性厌氧型)的试管中混合培养,结果如图所示。相比较于单独培养,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分别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部和下部,且两个种群的数量都有所下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和空间等非密度制约因素限制了草履虫数量的增长
B.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在同一空间中的生态位可能会改变
C.两种草履虫的种间竞争结果利于空间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D.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可能分别偏食好氧性杆菌和酵母菌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银鳗在夏天由河川游到深海中产卵繁殖(生殖洄游),而幼鳗在春季自大海进入江河口,在淡水环境中成长。由于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目前鳗鱼资源越来越稀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大网眼的渔网进行捕捞可以测定银鳗的年龄结构
B.银鳗的生殖洄游现象说明了海洋生物群落具有季节性
C.银鳗的 K 值会因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D.银鳗的分布型与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并不直接相关
2023-01-21更新 | 8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食物假说”认为:当田鼠种群数量爆发时,食物短缺,田鼠得不到足够的食物,大部分个体饿死,种群会崩溃。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量与种群密度通常呈正相关
B.食物与天敌都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C.如果人工补充食物,田鼠不再大量死亡,说明“食物假说”成立
D.生物因素往往通过影响种群出生率、死亡率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2023-02-12更新 | 1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川金丝猴为中国特有珍贵濒危动物,自2013年四川黄龙自然保护区开始监测至2021年,其种群数量稳步增长,该区域内川金丝猴种群结构合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13 年至2021年,黄龙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的出生率一定升高
B.2013年至2021年,黄龙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种群密度出现变化
C.区域内川金丝猴种群无明显数量特征
D.预计川金丝猴数量会持续增长,主要是依据迁入率和迁出率作出推测
2023-02-15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