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21594896
下列有关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公顷水稻的年产量是这个水稻种群的种群密度
B.调查某植物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取样方式常用五点取样或等距取样法
C.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
D.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用黑光灯诱捕法估算其种群密度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
A.标记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
B.被标记个体放回后未充分融入种群,在被标记个体密集处捕获
C.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D.“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计数时未振荡就取样计数
2022-06-13更新 | 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应对实验组土壤进行60℃高温处理
B.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时,生态缸保持开放且置于室内通风的地方
C.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脱落,会导致结果偏小
D.探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诱虫器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光的特性
2024-02-08更新 | 99次组卷
【推荐3】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演替速度比初生演替的快
B.第30年,丙的种群数量较少,应采用逐个计数法进行计数
C.在第40~60年,乙相对多度下降,但种群密度不一定会下降
D.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可能与其植株高度有关
2024-02-08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