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69 题号:21624794
某人工池塘内养殖了青鱼,已知该人工池塘内青鱼的环境容纳量是a,若在该人工池塘内青鱼的种群数量达到b(a>b>a/2)时进行了捕捞作业,则合理的捕捞量为(       
A.a/2B.b-a/2C.b/2D.a-b/2

相似题推荐

【推荐1】福寿螺以水生植物为食。研究人员将某水稻田均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等密度的水稻苗和3种杂草,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对照小区除外)。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狐尾草固定的能量不能直接流入福寿螺体内
B.低密度小区中水稻种群最可能呈“J”形增长
C.若去除杂草,该稻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减弱
D.与高密度小区相比,对照小区中水花生和鸭舌草的种间竞争可能更强
2023-12-29更新 | 687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为某岛屿上生活着的一种动物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分为I、Ⅱ、Ⅲ三个阶段:图①②③为三种年龄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动物种群经过三个阶段的数量增长方式既不是“S”形也不是“J”形
B.年龄结构①属于增长型,对应图中的Ⅲ阶段
C.我国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所以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与③相同
D.该动物种群在Ⅱ阶段的年龄结构是②,该阶段种群个体数量保持不变
2023-04-08更新 | 17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1859年,一位来到澳大利亚定居的英国人在他的农场中放生了24只野兔,一个世纪之后,24只野兔的后代竟超过了6亿只,这些野兔不仅与牛羊争食牧草,还啃啮树皮,造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后来人们引入了黏液瘤病毒才使野兔的数量得到控制。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未治理之前,野兔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24 只野兔在一个世纪中种群数量类似“J”形增长
C.牛羊与牧草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会影响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
D.引入黏液瘤病毒控制野兔的数量,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2023-08-08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