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1 题号:21641142
台风、人工砍伐、火灾等因素会导致森林群落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林窗形成后,林窗内阳光、水分等都发生变化,导致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量、草本植物种数、土壤小动物数目等随之发生变化。研究者记录了某森林中不同大小林窗在形成一年后林窗中多项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样地

指标

土壤含水量/%

土壤全氮量/(g·kg-1

草本植物种数/种

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只·m-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

大林窗(10000m2

0.26

0.09

1.1

3.1

0.6

中林窗(100m2

0.66

0.42

2.6

7.4

0.8

小林窗(10m2

0.77

0.36

2.8

9.4

1.1

对照样地(森林覆盖度100%)

1.37

0.27

1.6

10.0

1.7

多样性指数综合反映丰富度和均匀度。
(1)调查土壤节肢动物物种数时,用下图所示收集装置,图中装置顶部设计一个电灯的目的是____。若要精确统计土壤节肢动物物种数,需用的统计方法是____。根据上表所示,随着森林覆盖度增加,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也在增加,原因可能是____

(2)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全氮量是影响林窗中不同生物种群数量的____因素;火灾发生几年后,林窗生物和森林生物呈镶嵌分布,这一现象称为群落的____
(3)中林窗中的土壤全氮量最高,原因是其中生活着大量的豆科草本植物,它们体内的固氮菌能利用产生的能量进行固氮,固氮菌与豆科植物之间是____关系。不同豆科植物之间是____关系。
(4)林窗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在一年后都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称为____。为促进森林的更替,林业工人常定期间伐以制造出林窗,充分说明人类活动会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珍禽异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因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等变成黄沙遍地、禽兽罕至的荒漠。后又经过一代代人的艰苦努力,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又由11.4%提高到75.5%,被赞誉为“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和珍禽异兽的天堂”。

   

(1)塞罕坝由黄沙遍地、禽兽罕至的荒漠,变成“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和珍禽异兽的天堂”的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填“初生”或“次生”)演替。在塞罕坝改变初期,建设者们在引种植物时应充分调研引种植物在原生地的生态位,调研内容包含______(答两点)方面。
(2)某生态小组调查塞罕坝蒙古黄芪种群动态的结果如图所示,其中Nt和Nt+1分别表示种群初始个体数和一个繁殖周期后的种群个体数,虚线表示Nt=Nt+1,A点为现阶段蒙古黄芪所处位置。请结合调查结果分析,现阶段是否需要加大对蒙古黄芪的保护力度,并阐释你的理由_________
(3)为进一步调查人工引种乔木后对林下植物种类的影响,生态学家调研了林下几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随林木郁闭度的变化,调查数据如下表:

郁闭度(%)

0

20

40

60

80

100

黄花胭脂花

15.3

13.5

10.8

7.4.

4.3

2.4

沙芦草

10.4

9.5

6.1

5.6

3.0

1.2

刺儿菜

3.7

4.3

8.5

4.4

2.2.

1.0

影响该地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在其他环境条件基本类似的情况下,随着郁闭度增加,刺儿菜的种群密度变化与黄花胭脂花和沙芦草有较大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
2023-05-21更新 | 65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2】如图为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A曲线呈“J”型,表示种群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增长.
(2)B曲线呈“S”型,表示种群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增长,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如果“S”型曲线表示某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增长曲线,那么,K点以后,曲线出现平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种群变动的曲线,解释投药灭鼠在短期内能控制鼠害,但很快又会鼠灾泛滥的原因___对此,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_________________
2018-09-23更新 | 21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3】S型种群增长曲线中注意点:

(1)环境容纳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K值。
(注意:K值只与________有关,不受种群数量的影响)
(2)保护野生动物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它们的_________,从而提高_________。K值_____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值应略_____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值(种群有______的倾向,种群数量应围绕K值_______)。
(3)K/2值:
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有最大______;其意义在于:养殖业上,通常在_____进行捕捞,将生物数量保留在此处,目的是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害虫的防治则控制在_______
2022-05-19更新 | 2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