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组成细胞的分子 >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684 题号:21644194
下图为细胞内普遍存在的分子开关调节机制,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使各种靶蛋白处于“开启”或“关闭”的状态。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磷酸化的过程往往是一个放能反应的过程
B.蛋白质去磷酸化后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磷酸化与去磷酸化可改变靶蛋白的电荷分布与分子构象
D.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过程体现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宜用斐林试剂检测
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可用龙胆紫对细胞核进行染色
C.用健那绿染液对解离后的细胞染色可观察其线粒体分布
D.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糖尿病人尿液会出现紫色沉淀
2019-11-19更新 | 10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研究人员从一种野生植物的种子中提取出一种蛋白质,发现该物质是在种子的糊粉层的细胞中合成,在胚乳中促进淀粉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酶空间结构的形成与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等有关
B.该酶从糊粉层细胞排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
C.为探究pH对此种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进行实验时,需要考虑温度、酶溶液的浓度等无关变量的影响
D.探究温度对该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应选用双缩脲试剂作为鉴定试剂
2022-10-31更新 | 6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抗菌肽又名多肽抗生素,内含20~60个氨基酸残基,是广泛存在于昆虫以及两栖类动物、哺乳动物体内的抗菌活性物质,其作用原理是在细菌细胞膜上形成跨膜的离子通道,造成细胞内容物泄漏,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最新研究表明,某些抗菌肽对癌细胞甚至病毒等均具有强有力的杀伤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抗菌肽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B.抗菌肽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不能保持正常渗透压而死亡
C.可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抗菌肽的产量,但最好选择真菌作为受体菌
D.对抗菌肽的研究可为治疗癌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提供新思路
2021-05-03更新 | 9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