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95 题号:21644377
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称为群落交错区,如图1所示。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在群落交错区的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物种的密度的增大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回答下列问题:

(1)在庄稼—草地交错区生存了许多天性警觉的啮齿类动物。大足鼠是一类生活在庄稼—草地交错区的常见啮齿类动物。
①为调查大足鼠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记重捕法对其进行调查,但调查的结果可能会____(填“偏大”或“偏小”),根据以上信息分析,理由是____
②大足鼠是杂食性动物,其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成分。大足鼠和昆虫B均能以植物A为食,且大足鼠还会捕食昆虫B,同时蛇C、老鹰D均会捕食大足鼠。据此分析,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的生物有____
(2)在图1的草地和矮林—草地交错区存在某种害虫,两群落均会遭受害虫的损害,但矮林—草原交错区受到的损害小于草地受到的。结合题中信息,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
(3)鹌鹑放养过程中利用了边缘效应。图2中的圆圈处为放养鹌鹑的群落交错区,养殖人员通过增加边缘的长度、交错区面积的方法来提高鹌鹑的产量和质量,这样的养殖方法可以为鹌鹑的养殖提供更多的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1】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图上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__。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叫作__________。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东部群落在空间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___结构。群落空间结构形成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3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开始于第__________年,第15~20年间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是__________,第20~30年间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_____
2020-12-21更新 | 12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大闸蟹是主要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甲壳类动物,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如图为某水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字母a~k表示能量值(单位:kJ)。

(1)该水域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调查大闸蟹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为提高大闸蟹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图中d代表__________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可能会大于20%,原因是___________
(3)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大闸蟹天敌的雄性个体,通过影响某天敌的___________降低种群密度,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诱杀天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3-14更新 | 748次组卷
【推荐3】濒危植物红豆杉是一种高大乔木,郁闭度对其生长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选择性采伐等人为干扰会对红豆杉种群特征造成一定影响。研究人员对无人为干扰生境和人为干扰生境的红豆杉野生种群开展了调查研究,部分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野生红豆杉种群密度时,一般选择400m2作为样方面积,理由是__________,取样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
(2)据图可知,无人为干扰生境下红豆杉种群年龄结构类型为__________,研究该数量特征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
(3)研究发现,人为干扰使红豆杉林部分上层乔木破坏后,6~25年树龄的红豆杉比例比无人为干扰生境高11%,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2024-02-04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