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0 题号:21716174
人工湿地是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利用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如图甲是某人工湿地公园污水处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A区域中以挺水植物菖蒲为主,B、C区域以沉水植物狐尾藻、苦草为主,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人工湿地能够净化污水、污泥的生物作用主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污水有控制的投配到人工湿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污水治理时,相关人员在岸边建立了一个集种植、养殖和休闲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既能净化水体又能促进生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对该人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如下表所示(部分数据未给出,能量单位为J/cm2·a,肉食性动物按只占据一个营养级研究)。

生物类型

X

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未利用的能量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外来有机物输入的能量

生产者

44.0

5.0

95.0

20.0

0

植食性动物

9.5

1.5

11.0

Y

5.0

肉食性动物

6.3

0.5

6.5

0.7

11.0

表中X是指__________的能量,数据Y为__________J/cm2·a。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分析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1:红尾鸲和鹟都捕食飞虫,也常常从树叶及树冠末梢上啄食昆虫。在两种鸟共同生活的地区,红尾鸲喜欢在疏林和缓坡处活动,而鹟更喜欢选择密林和陡坡。如果只有一种鸟存在,那么无论红尾鸲还是鹟,它们觅食生境的范围都比共存时的更大。
资料2:某地海边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贻贝、帽贝、石鳖等动物,海星可以捕食该群落中的其他四种动物,其他四种动物之间无捕食关系。在一个16m2的实验样地中,人为去除该样地中的所有海星,几个月后,藤壶在该实验样地中占据优势,数量最多;再过一段时间,贻贝成为最终占优势的物种。
(1)资料1中的红尾鸲和鹟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因地形变化引起两种鸟分布的不同,体现了群落空间结构中的____________结构,常表现为____________分布。
(2)若一个物种在群落中具有独一无二且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物种通常被称为关键种。鉴别与验证关键种的最好方法是把关键种从群落中移除,然后观察和监测此后对群落结构的影响。但该方法对于____________(填“物种丰富度很高”或“物种丰富度较低”)的群落是很难实现的。
(3)资料2中海星的营养级至少是第____________营养级。
(4)资料1中红尾鸲和鹟两个种群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____________;资料2中藤壶和贻贝两个种群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____________。在上述实验中,再过一段时间,贻贝又代替藤壶成了该群落最终占优势的物种。由此可见,捕食、种间竞争在群落中的相互联系是:____________
2023-12-26更新 | 193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地由于生态系统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为寻求有效的环保之路,相关人员在该地区进行研究,将某区域平分为两组,一组实施退耕还林、还湖等措施,另一组仍为原有利用模式。十年后,对两地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测定,获得图一所示结果。相关人员还进行了“稻鸭共生”模式的研究以增加当地人的收入,如图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草本植物的密度_____ (填“大于”、“小于”、“等于”)乔木,原因是__________。其中代表未作处理组生物量的是_______________(填“S1”、“S2”)。
(2)图一中草本、灌木、乔木等组成的群落具有较好的___________结构,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
(3)请写出“稻鸭共生”生态系统中一条含有三个营养级的捕食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图二中输出碳的途径外,输出碳的途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进行生态系统建设时,应当充分考虑当地人的经济问题。题中“稻鸭共生”模式就可以为当地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原理。
2019-05-21更新 | 12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当土地停止耕种时,群落演替便开始了。最早入侵耕地的植物称为先锋植物,先锋植物的出现是演替开始的标志。随着演替的发展,生态学家对某动物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统计,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该动物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曲线可知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 _____
(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是指 _____ 。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在生产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请举出两个实例 _____
(3)在自然条件下,这片弃耕地最终发展成为森林生态系统,在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布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这属于群落的 _____ ,其意义在于 _____
2023-01-18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