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 主动运输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21743338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如图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

(1)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____决定的。
(2)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___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判断的依据是____,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___,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3)人工合成的仅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封闭球状结构称为脂质体,所有带电荷的分子不管它多小,都很难通过脂质体,这是因为磷脂双分子层的内部是疏水的。若将某种载体插入脂质体的脂双层内,可使K+的运输速度提高100000倍,但却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由此可以得出:①____;②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如图所示,图甲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乙是与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的曲线图,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下图并回答相关问题:

(1)研究细胞膜通常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选择该细胞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2)假如图甲中的细胞膜表示小肠上皮细胞膜,则该细胞吸收K+的方式为____________ ,这种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②表示。如果细胞内的K+转运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____________(填“I→Ⅱ”或“Ⅱ→Ⅰ”)。
(3)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__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填“a”或“b”或“c”)。
(4)人体器官移植时,移植的器官常常被排异,这种反应与细胞膜外表的____________具有识别功能有关(填“a”或“b”或“c”)。
2021-03-07更新 | 60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科研团队用含有各种必需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幼苗。实验分两组,甲组在光下,乙组在黑暗中,48小时后测量水分的消耗量和几种离子的浓度变化。表中各离子的数据为实验结束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占实验开始时浓度的百分比。

实验条件

水分的消耗量(mL)

Ca2+(%)

K+(%)

Mg2+(%)

甲组

1070

128

27

184

乙组

425

103

35

115


(1)甲组幼苗细胞产生的一部分ATP可用于通过__________方式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组幼苗会逐渐变黄,原因是合成_____需要光。
(2)48小时后,乙组幼苗的鲜重增加,干重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吸收离子的比例上看,大麦幼苗吸收各种离子的速率是不同的,其中对____________的吸收速率最大,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与细胞膜上运输相关离子的____________有关。
2019-05-18更新 | 5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表示某些物质,a、b、c、d、e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   】填序号,___填名称,全对才得分)

(1)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__膜,这一特性与细胞膜上的[        ]________有关,血液透析膜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把肾功能障碍病人的血液进行废物透析处理。
(2)把两种不同种类的海绵细胞混合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发现,只有同种的海绵细胞能结合在一起,这种识别作用主要是由图中的[            ]________来实现的。
(3)若图甲是线粒体膜,b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________,运输方式符合图________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
(4)若图甲表示人体红细胞膜,则表示Na+、K+运输的分别是图中的________.Na+、K+的运输方式符合图________所示曲线。
(5)若图甲代表吞噬细胞的细胞膜,该细胞把失去活性的抗体吞噬进入细胞内的方式属于________作用,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2020-01-28更新 | 1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