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9 题号:21769347
鼠兔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一种植食性动物,善于挖洞,可以将深层的土壤转移到表层。鼠兔是小型肉食动物和猛禽的捕食对象。有人认为鼠兔会大量取食植物,导致草场退化,应该予以捕杀;也有人认为鼠兔是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不能随意人工捕杀。研究人员选取了自然生态较好的两个相似地块,做了相应研究,实验结果如图。

(1)在生态系统中,高原鼠兔等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_____________,此外,消费者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也具有重要作用。
(2)由图可知,处理后的对照组比实验组植物种类数更多,从种间关系考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鼠兔主要取食毛茛科植物(阳生植物),牦牛主要取食更高大的莎草科植物。据此推测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会随着放牧强度的适当增加而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4)适量的鼠兔对植物的多样性是有利的,现用标记重捕法适时监测鼠兔的数量。在1公顷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兔,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兔在重捕前有5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兔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鼠兔的种群密度大约为______________只/公顷(答案取整数)。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崇明岛地处长江口,岛上的东滩湿地是我国国家级的鸟类自然保护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为了保滩护堤,崇明东滩开始引种互花米草。互花米草地下根茎发达,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不料互花米草生长迅猛,以每年增长两平方公里的速度霸占了光滩,令本土植物一步步失去了家园,严重威胁到鸟类的生存环境。

2006年开始,生态专家们尝试用化学试剂、火烧、反复刈割等各种办法来清除入侵的互花米草,但是效果都不佳。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专家们终于发明了蓄水刈割法,即先把一个区域围起来,割去互花米草的地上部分,再水淹半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调查互花米草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互花米草泛滥成灾的原因之一,就是在本地没有____________,这也导致无法对它进行生物防治。
(3)互花米草根系非常发达,密度也非常大,它使很多底栖动物无法适应,同时其果穗又不结实,无法为鸟类提供_________,导致该湿地的____________明显降低。
(4)在各种治理方案中,科学家首先放弃的是化学试剂,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而采用刈割的方法不但起不到治理效果,反而促进了互花米草的____________
(5)采用蓄水刈割法比起火烧和刈割的方法来,优点主要是能使其__________彻底死亡。
(6)科学家特意在修复区周围留了一块入侵区不予治理,是想让其作为________来说明控制区的治理效果。
2017-05-15更新 | 23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上图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__。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东部群落在空间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在人工干预下,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逐渐增多,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演替,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种群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图3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植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图,调查该物种种群密度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第15—20年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_________,第20~30间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________
2020-08-16更新 | 167次组卷
【推荐3】图1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濒危动物保护、农田杂草状况调查、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等都需要对其进行调查研究。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____________
(2)图1中能反映种群未来变化趋势的是______
(3)分析图2,第8年时,种群的年龄结构是________型。第16~20年松鼠种群数量最可能呈_______形曲线增长。
(4)图3中种群数量以曲线I增长时,种群增长率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少”)。曲线Ⅱ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稳定,K值的含义是__________
(5)传入我国的三裂叶豚草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用图3中的曲线______表示。调查某区域中三裂叶豚草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
(6)在2公顷的草原上调查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00只鼠,第二次捕获420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05只。可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__只/公顷。
2024-05-26更新 | 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