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多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21769746
在中温带半干旱区,当农田连续耕作数年后,产量往往下降,弃耕后易发生土地沙化。对三片弃耕土地分别采取围封禁牧、人工种植灌木和乔木的恢复措施。十五年后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指标

弃耕地(对照)

禁牧草地

人工灌木林

人工乔木林

土壤含水量/%

0.26

0.66

0.77

1.37

土壤全氮/(g·kg⁻¹)

0.09

0.36

0.42

0.27

草本植物种数/种

1.1

2.6

2.8

1.6

节肢动物个体数/(只·样本⁻¹)

3.1

9.4

7.4

10.0

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

0.6

1.7

0.8

1.1

*多样性指数综合反映丰富度和均匀度
A.三种恢复措施均可改良土壤,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调查草本植物类群的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
C.从节肢动物多样性角度分析,三种恢复措施中围封禁牧更适用于该地区
D.在中温带半干旱区,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弱

相似题推荐

多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自秦汉到清朝,黄土高原经历了三次滥伐滥垦浩劫, 大“屯垦”使晋北陕北的森林遭到大规模破坏, 使大面积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一直坚持不懈在黄土高原开展生态治理,特别是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使黄土高原生态状况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历史性逆转。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调查该区域某地某种耐旱柿子树的种群密度适宜采用样方法,取样时应做到随机取样
B.人类的活动只能够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不能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
C.该区域群落演替过程中食物链逐渐缩短以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D.人为恢复生态系统时往往需向生态系统输入物质和能量
2021-07-02更新 | 471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A.用标志重捕调查鱼数量时,第一次用大网眼捕捞做标记,第二次还用大网眼捕捞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的菌体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2021-09-15更新 | 258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在互花米草入侵地栽种外来植物无瓣海桑,无瓣海桑生长快,能迅速长成高大植株形成荫蔽环境,使互花米草因缺乏光照而减少。与本地植物幼苗相比,无瓣海桑幼苗在荫蔽环境中成活率低,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促进了本地植物群落的恢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互花米草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以估算其在入侵地的种群密度
B.由互花米草占优势转变为本地植物占优势的过程不属于群落演替
C.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的过程中,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利用种间关系,引进入侵生物的天敌来治理入侵生物都是安全且有效的
2022-12-08更新 | 2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