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81 题号:21810986
研究人员研究了某地区废弃农田在演替的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环境气候适宜,降水充沛,可最终演替到____阶段,该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
(2)土壤中的有机碳来源包括____(答出两方面)和消费者的粪便。土壤中的有机碳会经____转化为CO2,释放到大气中。
(3)研究人员检测了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与物种丰富度的关系是____
(4)生态学中用功能丰富度表示群落中物种占据的生态位的相对多少。一个群落越复杂,物种丰富度越高,导致其功能丰富度越大。在物种丰富度相同的两个群落(AB)中,A中不同物种占据的生态位重叠很小,B中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很大,实际上A的功能丰富度大于B。进一步研究发现,功能丰富度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
综合上述信息,在图2中画出演替时间、物种丰富度和功能丰富度是如何共同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____(实线表示正相关,虚线表示负相关)。

(5)研究认为,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有利于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CO2的含量。根据上述信息,提出一条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合理建议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受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共同影响。高原鼢鼠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营地下生活的植食性啮齿动物,其采食、挖洞和推土造丘等行为造成草地生境破碎化,是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的重要生物因子。研究人员调查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高原鼢鼠不同干扰强度区大型土壤动物的类群组成,结果如下表:

功能群

物种数/个

LD

MD

HD

ED

植食性

13

14

12

19

捕食性

4

3

5

7

辅食性

2

2

1

2

杂食性

1

0

1

0

注:LD:轻度干扰;MD:中度干扰;HD:重度干扰;ED:极重度干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高原鼢鼠属于______
(2)从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上分析,上述研究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高原鼢鼠干扰能增加大型土壤动物的类群丰富度的结论?原因是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某杂食性动物丙同时取食某禾本科植物甲和植食性动物乙、某段时间内调查能量流经乙的过程,如下图。

①写出图中字母A、C表示的含义:A______,C______,乙的同化量流向分解者的方式有______
②春季,丙从甲、乙处获得的能量比值为2:1,秋季该比值变成1:2,按照10%的能量传递效率,若让丙获取的能量增加1kJ,则秋季消耗的甲的能量是春季消耗的甲的______倍。
2023-03-10更新 | 137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湖泊的水域主要分为河蟹网围养殖区及航道区,养殖的河蟹主要以沉水植物为食。研究人员对养殖区及航道区水生植物群落和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注:“+”代表生物个体数量的相对值,“+”越多,生物个体数量越多,空白则代表此区域没有该生物存在。
(1)调查湖泊中植物种类和数量时,在每个采样点要做到_____________,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调查结果体现了该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_____________等环境资源。
(2)航道区植物的优势种是_____________。除植物本身的生活习性外,造成航道区与养殖区优势种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养殖河蟹的饲料及河蟹的排泄物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但这并没有引起此湖泊中藻类暴发,原因是水生植物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水质净化。
(3)在夏季,航道区的苦草迅速繁殖达到最大量时可占湖泊中总生物量的60%以上,它所制造的有机物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除人为捕捞外,此湖泊大型肉食性鱼类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营养级生物获得能量少。
2017-05-06更新 | 27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陆生植物的根与真菌长期共同生活,形成菌根。由于菌根类型不同,植物分为两类,形成丛枝菌根(AM,内生菌根)的植物为AM植物,形成外生菌根(EcM)的植物为EcM植物。物种丰富的热带森林主要由AM植物组成,而物种贫乏的北方森林则以EcM植物为主。我国科研人员对其原因进行研究。
(1)菌根中的真菌虽然依赖于从植物获取糖类等有机物维持生存,但扩大了植物根的表面积,吸收并为植物提供大部分生长所需的氮、磷等无机盐,它们相互依存构成了______关系。真菌与细菌的区别有多处,除了在细胞结构上以外,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也有差异,具体体现是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者在某亚热带森林中选择若干大小相同的样地,等分为两组,分别均匀种植AM植物或EcM植物。种植AM植物的样地又分为五组,分别种植1、2、4、8和16五种AM植物,形成五个树种丰富度梯度,种植EcM植物的样地也进行同样处理。若干年后,对每个样地进行测定、统计,得到下图所示结果

   

结果表明,树种丰富度促进____________的NPP增加。物种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
(3)研究者从上述每个样地内的凋落物中称取相同重量,分别装入相同大小的网袋中(网孔尺寸为1mm),再埋入原样地的相同深度土壤中。半年后,取出网袋,对里面的凋落物烘干、称重,计算干物质量。
①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分析,凋落物中的能量属于______(选填下列字母)。
a.植物光合作用同化,但不包含在NPP中的能量
b.植物NPP中的能量
c.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d.植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e.未被植物自身呼吸作用消耗,最终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f.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②本研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AM植物和EcM植物的凋落物分解无明显差异,AM植物对氮、磷的吸收效率高于EcM植物。综合上述信息分析,AM植物适于在热带生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物种贫乏的北方森林则以EcM植物为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023-06-19更新 | 4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