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 主动运输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21891005
柽柳是强耐盐碱植物,为探究其根部吸收K+的方式,某兴趣小组将若干株生长状况相同的柽柳均分为三组,置于完全培养液中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测量每组柽柳对K+的吸收速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组

不做任何处理

2组

加入细胞呼吸抑制剂

3组

加入K+载体抑制剂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抑制剂的种类和有无,因变量是K+的吸收速率
B.若1组的吸收速率明显高于3组,说明K+的吸收方式为协助扩散
C.若1组和2组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K+的吸收方式为被动运输
D.若2组和3组的吸收速率均明显小于1组,说明K+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某细胞对氨基酸、钠离子、葡萄糖和氧气的吸收方式的比较结果如图所示,其中未标出各物质细胞膜内外浓度情况。已知细胞膜上的“●、◆”为载体蛋白,且氨基酸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该细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B.钠离子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C.氧气进入该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也不消耗能量
D.氨基酸属于小分子物质,不可逆浓度梯度进入该细胞
2023-01-04更新 | 1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建构模型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能用右图的数学模型表示其含义的是(       
A.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情况
B.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变化情况
C.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 K+吸收速率随 O2浓度变化的情况
2021-01-07更新 | 23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高分子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的种类有21种,b的种类有8种
B.B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
C.a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A在人的神经细胞与肝脏细胞中的种类相同
2022-03-07更新 | 7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