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6 题号:22000820
为了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需要科学开发利用种群资源,对濒危物种进行科学保护和管理,维护自然种群的相对稳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一定大小网眼的渔网捕鱼能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B.建立植物园和动物园是保护野生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C.建立自然保护区并设计生态走廊可增强濒危物种小种群的完整性
D.渔业生产的每个收获期从海洋中的捕捞量应与该种群的再生量相当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对生态学原理的应用,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A.通过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可控制害虫种群密度
B.通过调整种群的年龄组成,可提高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通过控制牛羊的放牧量,可提高人类对能量的利用率
D.通过合理设计食物链,实现人对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2018-01-01更新 | 185次组卷
【推荐2】厚壳玉黍螺是潮间带常见的一种捕食者,行动缓慢,活动范围小,喜食各种藻类尤其是浒苔。藻类种数与厚壳玉黍螺种群密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将厚壳玉黍螺迁入一个新的没有天敌的海域,则其种群数量会呈“J”形增长
B.须采用标记重捕法对厚壳玉黍螺进行密度调查,同时需要注意标记物不能影响厚壳玉黍螺的行动能力
C.浒苔可能为潮间带藻类的优势物种,随着它被捕食,所腾出的资源和空间有利于其他藻类生长
D.浒苔所同化的能量中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 10%~20%流向了厚壳玉黍螺
2024-04-13更新 | 987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科研小组对某地区野雉鸡的种群数量进行长期调查(如图所示的对照曲线),发现线虫可引起野雉鸡产卵量下降。用驱虫药(浓度分别为5%、10%和20%)处理野雉鸡后,从驱虫药处理起始年(即0年),其种群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线虫与野雉鸡的种间关系为寄生
B.长期使用驱虫药与线虫产生抗药性变异无关
C.线虫属于影响野雉鸡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D.用浓度20%驱虫药处理的野雉鸡种群的K值比对照组高
2023-05-23更新 | 1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