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4 题号:22068150
科研小组对某地甲、乙两个动物种群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绘制了以下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B.甲种群在t5时的K值等于在t3时的K值
C.据曲线变化推测,两者的种间关系不是捕食
D.甲、乙种群数量均减少的时间段是t3~t4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为“J”型增长,K值逐渐增大
B.图乙为“S”型增长,G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到达F点进行
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维持在E点左右
2021-12-22更新 | 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在空间资源一定的环境中某鱼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B.随种群数量的增加,环境阻力增大,种群的增长速率减小
C.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即为K值
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2021-01-12更新 | 1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蔗扁蛾原产于亚热带地区,后随巴西木进入我国。蔗扁蛾幼虫会啃食香蕉、甘蔗、巴西木等,且蔗扁蛾在野外迅速蔓延,导致农作物减产。毛蠼螋主要捕食成年蔗扁蛾,可用毛蠼螋进行治理实验。下图是放养毛蠼螋后,蔗扁蛾幼虫在7-9月份的相对数量变化情况。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初期蔗扁蛾缺少天敌、食物来源丰富,此时期的种群数量增长类似于“J”形曲线
B.用毛蠼螋治理后,8月份种群数量下降速率最大
C.图中蔗扁蛾幼虫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低
D.实验表明毛蠼螋能有效抑制蔗扁蛾种群数量的增长
2022-01-26更新 | 1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