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7 题号:22225635
树线是指直立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如图1所示。生态学者研究了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对树线上升幅度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
   
(1)生态学者可以采用____法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从而确定树线的上升幅度。树线之上的植被主要为灌丛或草甸,树线之下为森林,这种空间结构属于群落的____结构。
(2)树线上升过程中,群落发生了____演替,演替过程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填“增加”或“减少”)。
(3)图2说明____。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大时,形成一道又宽又厚的“封锁墙”,树木的种子落地于此便遭到“封杀”,导致树线____
(4)该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使树线位置上升,但树线上升幅度受到种间____关系的调控。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1】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水稻螟虫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优质水稻品种大面积种植、肥水条件的改善及农药的大量施用会导致二化螟数量显著上升,损害程度日趋严重。稻螟赤眼蜂在水稻螟虫卵中产卵发育,使水稻螟虫幼虫不能发育,是螟虫卵期重要的天敌,能有效控制稻田螟虫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二化螟与稻纵卷叶螟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们的______(答出两点即可)。若二化螟与稻纵卷叶螟的生态位相似,在同一稻田群落中,这两个种群的发展结果可能是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2)大量施用农药容易导致二化螟对水稻的损害程度加重,原因可能是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稻螟赤眼蜂与水稻螟虫的关系为______。在稻田人工释放稻螟赤眼蜂,可降低多种螟虫种群的______,有效控制稻田螟虫的危害。
2023-04-01更新 | 10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为了掌握人居及周边环境中常见蝇种类、种群密度及其消长规律,科学治蝇及控制虫媒传染病,河南省持续开展了蝇类监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某种蝇的种群密度时,不宜采用标记重捕法,原因可能是______(答出一点),也不宜采用样方法,原因可能是___(答出一点)。
(2)同一生境中不同种蝇类最可能的种间关系是___
(3)调查发现不同生境中家蝇的种群密度随季节的消长变化如图所示。为了减少蝇类数量,控制传染病的发生,结合图,提出控制蝇类的有效措施:______(答出两点)。

(4)调查结果通过曲线图的形式对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描绘,与数学公式相比,曲线图的优点是___
2023-02-22更新 | 4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上世纪五十年代,岳麓山人工栽种大量马尾松,几十年后,研究人员对岳麓山上某地域不同马尾松植株的树干粗细、树高及数量进行统计,得到图(图中级别越高,反映树干越粗、植株越高)。

(1)大面积种植马尾松的纯林容易造成松毛虫等病虫害暴发,为避免施用杀虫剂对环境的危害,可考虑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2)据图分析,马尾松种群的年龄结构呈________型。在I−Ⅳ级别对应的树高层中,有大量自然生长的、更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其他阔叶植物(如樟树、冬青等)存在,这些植物一方面增加了本地的________多样性,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通过与马尾松的________关系使其种群数量进一步变化。
(3)如人为进一步种植樟树、冬青等,则改变了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
2022-03-20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