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5 题号:22360586
K1荚膜大肠杆菌是一种具有特定荚膜的细菌,这种细菌会引起血液感染和新生儿脑膜炎等严重的侵入性疾病。用荧光染料标记的噬菌体与K1荚膜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离心后取菌液制成装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快速检测到K1荚膜大肠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通过放射性的强度来检测K1荚膜大肠杆菌的数量
B.培养时间越长,发荧光的子代噬菌体就越多
C.利用此技术可以区分细菌的死活,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D.只有大肠杆菌细胞内才会出现荧光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生物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下列研究成果与运用的主要方法相符的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采取了假说一演绎法,也使用了显微观察法
B.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既使用了模型建构法,也使用了概念图法
C.萨顿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也使用了归纳总结法
D.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时,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也使用了系统分析法
2021-03-12更新 | 207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两组实验:甲组用无放射性的噬菌体去侵染标记的大肠杆菌;乙组用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无放射性的大肠杆菌。经一段时间保温、搅拌、离心后分析放射性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保温时间过长,则甲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增强
B.若搅拌不充分,则甲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减弱
C.若保温时间过长,则乙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减弱
D.若搅拌不充分,则乙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增强
2021-09-28更新 | 308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关于探索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体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和蛋白质均已变性失活
B.离体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进行悬浮培养的目的是观察菌落的形态特征
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中,RNA和蛋白质需要被同位素标记后再感染烟草
2022-12-22更新 | 1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