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9 题号:22388943
摩尔根用果蝇()作为遗传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1)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的经典材料,其优点是______(答出1点即可)。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那么雄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所含染色体的组成是______
(2)研究人员还对果蝇的两对性状:体色(A/a)、眼色(B/b)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黑体红眼♀

灰体紫眼♂

灰体红眼

灰体红眼:灰体紫眼:黑体红眼=2:1:1

①由实验结果可知果蝇体色和眼色的隐性性状分别为______
②科研人员可利用黑体红眼果蝇与灰体紫眼果蝇进行______实验,如果均为灰体红眼,则表明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
③这两对性状的遗传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
④依据的实验结果,请在图中标明基因所在的位置__________
⑤科研人员偶然间在果蝇种群中获得了一只黑体紫眼的雌果蝇;请以现有果蝇为材料设计实验(表格中果蝇皆可使用),验证基因所在的位置与图中吻合。

实验方法:用该黑体紫眼雌果蝇与______杂交,统计子代性状及比例。实验结论:若______,则基因所在的位置与图中吻合。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科研人员发现,水稻中的粒稻、粳稻品系杂交形成的杂交水稻比现有的水稻产量更高,但杂交水稻会出现部分花粉不育或者配子不育现象。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为探究杂交水稻部分花粉不育的原因,科研人员用粳稻品系D(母本,细胞核遗传组成用DD表示,表型为花粉100%可育)和粒稻品系M(父本,细胞核遗传组成用MM表示,表型为花粉100%可育)杂交,得到杂交水稻品系N,品系N自交,子代为品系N和品系D,且比例为1:1。据实验结果推测:品系N的细胞核遗传组成为___________,表型为___________。据此可进一步推测:品系N(父本)与品系D(母本)杂交,子代的细胞核遗传组成为___________
(2)关于杂交水稻品系N部分花粉不育的原因,有人提出假说:仅杂交水稻品系N的细胞质中存在某种特殊基因,会引起某些种类的花粉不育。为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可用该杂交水稻品系N与釉稻品系M进行正反交实验(品系N为父本,品系M为母本为正交),若正交后代的细胞核遗传组成为___________,反交后代的细胞核遗传组成为___________,则假说成立。
(3)尽管杂交水稻具有更强的杂种优势,但由于部分配子不育,导致结实率低,从而制约该杂种优势的应用。又有研究发现,这种不育机制与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1、A2和B1、B2)有关。通常情况下,釉稻的基因型为A1A1B1B1,粳稻的基因型为A2A2B2B2。A1A2所产生的含A2的雌配子不育,B1B2所产生的含B2的雄配子不育。根据此机制,补充粒稻与粳稻杂交后代F1所产生配子的示意图,标注配子类型及育性___________(用可育和不育表示),用以解释F1结实率低的原因。
2023-04-13更新 | 9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端开雄花,中部开雌花。图1为玉米间行种植时的传粉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由图可知,玉米的传粉方式属于______(填“自花传粉”、“异花传粉”或“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在对植物进行人工杂交实验时,玉米与豌豆操作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
(2)为了研究玉米的甜与非甜的显隐性关系,研究人员做了下面三组实验(如图2),一定能够区分出显隐性性状的是______组。

(3)研究人员将纯种的甜玉米(甲)与非甜玉米(乙)间行种植,得到了如表所示的结果:

非甜

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甲)

非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乙)


①由表可知,甜玉米对非甜玉米为______性。
②玉米的甜与非甜由基因D/d控制,则乙株非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非甜玉米粒基因型是______
③若将甲株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非甜玉米粒作亲本种下去,并控制条件让它自交,则收获的玉米粒中,甜玉米粒所占比例为______
2022-06-13更新 | 14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玉米籽粒的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回答:
(1)已知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黑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若用碘液处理杂合的非糯植株的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基因型双杂合的黄色非糯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其基因型为_______;对获得的幼苗用_______进行处理,得到一批可育的植株。这些植株均自交,所得籽粒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现_____(一致、不一致)。
       
(3)已知基因A、a位于9号染色体上,且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物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①植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
②为了确定植株甲的A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③一株黄色籽粒植株乙,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所示。若植株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乙为父本,以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
2017-03-23更新 | 6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