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 题号:22553075
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仅分布于我国青海湖周边地区的草原上。1994年,我国的普氏原羚的数量不足300只。近些年来,由于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普氏原羚数量持续上升。据报道,2018年时其数量已达2793只,但它们面临的威胁依然存在。由于道路和牧场围栏阻隔,普氏原羚被隔离在13个分布区内。下列与该地区普氏原羚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不利于基因交流
B.防止栖息地的丧失,即可防止其灭绝
C.种群数量的变化会导致其他物种数量的变化
D.建设其栖息地生态工程时,应考虑整体原理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B.t2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
C.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J”形增长
D.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4时对应的种群数量
2021-01-03更新 | 35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生态学家对某个相对封闭的岛屿上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生物乙和野兔的数量变化进行跟踪研究,在最近的5年间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的虚线表示该岛屿野兔种群的K值,5年间野兔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是稳定型
B.从图中信息推测,乙生物与野兔之间是种间竞争关系
C.b~c段,野兔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不断减小,但出生率一定大于死亡率
D.若在该岛屿上种植野兔喜食的植物,可能会使野兔种群K值增加,也可能导致该岛屿生物多样性减少
2022-03-24更新 | 81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2023年10月1日,我国18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保存着潜在最丰富的极高海拔气候变化档案),并在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地层中发现鲨鱼化石,为当时的6级海洋生态链补上第二级缺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鲨鱼化石的发现能为距今2.2亿年就有真核生物出现提供直接证据
B.气候影响鲨鱼进化过程中的种群数量,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C.根据鲨鱼化石可推断距今2.2亿年前卓奥友峰地区可能存在大量的浮游植物
D.三叠纪晚期地层鲨鱼化石的发现说明生物进化过程是由水生到陆生的
2024-03-26更新 | 1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