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85 引用次数:57 题号:22728487
濒危物种保护、农田杂草状况调查、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等,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调查农田青蛙的种群密度采用标记重捕法最合适
B.草地中跳蝻的密度一般不宜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C.变形虫等这些单细胞动物可以采用抽样检测法
D.采用样方法时应将样方内的个体标记后才计数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推荐1】外来植物无瓣海桑生长快,能迅速长成高大植株形成荫蔽环境,因此在互花米草入侵地常栽种无瓣海桑抑制其生长繁殖。与本地植物幼苗相比,无瓣海桑幼苗在荫蔽环境中成活率低,容易被本地植物替代,进而促进本地植物群落的恢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长在同一区域的互花米草与无瓣海桑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B.可在互花米草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以估算其种群密度
C.在被本地植物替代的过程中,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呈衰退型
D.在引入外来植物治理入侵植物的过程中,需警惕其潜在的入侵性
2022-02-03更新 | 58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白尾鹿因奔跑时尾翘起,尾底显露白色而得名,多栖息于森林中,善游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鹿之一。雌性白尾鹿在生殖季节需要摄入大量营养,营养不足会导致其体内胚胎死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某森林中白尾鹿的种群密度时不能采用样方法
B.白尾鹿的性别比例影响其出生率,进而影响其种群密度
C.根据年龄结构可将种群划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D.当白尾鹿的数量达到K值时,该种群的数量不再发生变化
2023-09-06更新 | 25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推荐3】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调查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调查农田中某种昆虫卵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B.调查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记重捕法
C.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可采用抽样检测法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采用标记重捕法
2021-01-26更新 | 1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