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22756457
在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不知名的小动物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下其特征
B.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
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
D.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

相似题推荐

【推荐1】某科研团队对某牧区两块灌丛草地分别采用了放牧和封育管理两种处理措施。27年后进行相关的调查发现,封育样地灌丛高度显著大于放牧样地灌丛高度,具体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样地

草本植物

土壤动物

物种数(种)

密度(株·m-2

高度(cm)

物种数(种)

放牧

灌丛内

4

29.67

10.15

45

灌丛外

5

37.27

3.26

37

封育

灌丛内

4

20.13

14.87

52

灌丛外

7

63.33

7.68

40

A.放牧样地灌丛内、外植物高度差异体现出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封育样地灌丛草本植物生态位重叠越多,竞争越小,竞争结果有利于生态位的分化
C.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标记物应对小动物生存无影响
D.封育后灌丛的动植物种类数增加,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2024-05-14更新 | 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稻田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褐飞虱是水稻的首要害虫,二化螟也是危害水稻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研究害虫的生长发育规律,能为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科研人员在害虫寄生情况不同的四组水稻植株上,放置二化螟,7天后分别测定各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虫体重量,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二化螟和褐飞虱同在水稻植株上寄生,它们有着完全相同的生态位
B.施用农药后,两种害虫的数量下降,稻田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C.实验结果表明褐飞虱单独存在时有利于二化螟虫体生长
D.第2组和第4组比较说明褐飞虱与二化螟共同寄生时增强了二化螟种内竞争
2022-07-16更新 | 769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欧洲的石楠(一种小乔木)群落,其优势物种是石楠。石楠逐渐老化以后为石蕊(一种地衣)所入侵,石蕊死亡后出现裸露的土壤,于是熊果(一种灌木)入侵,最后石楠又重新取而代之,如此循环往复。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石蕊入侵的过程是地衣重建生态系统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B.物种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最重要的因素
C.长期的自然演替后,两个不同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一般相同
D.多数群落的演替有一定方向性,但也有一些群落存在周期性的变化
2023-02-20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