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22824138
镰荚金合欢是东非地区的优势树种,大头蚁自2005年起开始入侵,导致本地生态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1)镰荚金合欢为本土蚂蚁提供花蜜和庇护所,本土蚂蚁释放甲酸来保护树木,使其免受食草动物的侵害。二者之间、呈现___________关系。
(2)为研究大头蚁对镰荚金合欢造成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大头蚁入侵地区的边界两侧各设置一对样地、在每对样地中各选择一个样地,使用带电网栏阻隔食草动物,以阻止其捕食镰荚金合欢。连续三年监测该样地的能见度,以反映树木覆盖率,结果如图1所示,

   

综上所述,当大头蚁入侵后,镰荚金合欢的数量会____________,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假设,树木覆盖率的降低还会影响狮子与其主要猎物斑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大头蚁入侵非洲地区期间,科研人员检测了斑马被捕食的情况,如图2所示。

   

由图可知,斑马被捕食的概率与能见度呈_________,且随年份的推移,狮子捕食斑马的比例_________,据此可以推测树木覆盖率的降低可能改变了狮子的取食偏好。
(4)综合以上研究,推测在2005~2020年期间,大头蚁在非洲地区的入侵程度________(选填“逐年增大”“逐年减小”“维持不变”)。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藏羚羊是中国特有物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海拔3700~5500米的青藏高原,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的植物为食,天敌有狼、棕熊、鹰、秃鹫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草原中藏羚羊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如图1,据图分析,曲线a~b段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为____(选填“增加”或“减小”或“先增加后减少”),c~d段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为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除题图中因素外,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还有______等。
(2)藏羚羊是羌塘高原有蹄类唯一的迁徙物种。成年藏羚羊一年中除交配季节,绝大部分时间是雌雄分群。每年6月份,雌性藏羚羊逐渐集结并向夏季产羔区迁徙,6月20日至7月10日小羊羔陆续出生,完成生产后雌性藏羚羊于7月上旬回迁,8月返回越冬栖息地。图2为12个环境因子对藏羚羊栖息地选择的影响示意图,分析可知,决定产羔地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有______等3个因素,影响藏羚羊越冬区选择的最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_等2个因素。藏羚羊选择的产羔区的食物资源和气候条件都相对较差,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2024-03-20更新 | 7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小组为了研究某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A、B、C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

乔木

树种

老年树

成年树

幼年树

密度/株

密度/株

%

密度/株

%

A

1267

100.00

0

0

0

0

B

50

31.06

55

34.16

56

34.78

C

50

4.95

80

7.92

880

87.13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可知:______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______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______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
(2)该小组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______。若要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则应采用______法,理由是______
(3)A种乔木种群密度的大小直接取决于____________。影响其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2020-10-24更新 | 197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随着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麋鹿数量增加,核心放养区的生境不断恶化。研究人员以麋鹿核心放养区的中心为调查中心,分别在50m(S50)、100m(S100)、200m(S200)和围栏外5m(Sw)处取大样方(如下图),对狼尾草(主要通过地下茎繁殖,麋鹿喜食其春季返青的嫩茎叶)和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样点

狼尾草种群特征

植物群落特征

密度/株/g·m-2

地上生物量/g·m-2

植物种数

丰富度指数

S50

1295.1

533.70

9

1.736

S100

844.9

197.11

11

2.017

S200

828.6

186.22

19

2.492

Sw

0.00

0.00

47

3.607

(1)在大丰滨海湿地设置麋鹿自然保护区,不仅因为该地区湿地面积大,还因为_________。保护区中植物、_________共同组成生物群落。
(2)研究人员依据实际调查数据建立了麋鹿种群数量变化方程:N(t)=97500/[39+2461e398.228-0.198t](t代表引入年数),该方程属于_________模型,利用该模型可预测_________,为确定合理载畜量提供依据。
(3)根据图示,同一距离大样方位置的确定遵循了_________的原则,各取8个20m×20m大样方的目的是_________,最后应在每个大样方中的_________选取5个1m×1m小样方进行统计。
(4)与非采食区(Sw)相比,采食区植物群落丰富度低但狼尾草种群密度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随着麋鹿数量的增加,保护区内的生境不断恶化,试提出一项合理措施以改善目前状况:_________
2023-10-03更新 | 1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