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生命历程 > 细胞的增殖 >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 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7 题号:22849704
浙江大学研究组发现,高等动物的体细胞在分裂时存在“分配不均”现象:DNA无损伤的染色体移向一个子代细胞甲,而DNA损伤的染色体都被“隔离”到另一个子代细胞乙中,并倾向于发生细胞周期阻滞或细胞死亡。根据该发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年龄较小的动物体细胞中更容易发生“分配不均”现象
B.“分配不均”现象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C.若细胞乙发生死亡,该过程中始终有膜封闭,不会引起炎症
D.染色体“分配不均”可以保证亲子代之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MPF 为分裂期促进因子,是分裂期细胞中特有的物质,被称为是细胞周期调控的引擎分子。在结构上,MPF 是一种复合物,由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和 G2期周期蛋白组成。其中 G2期周期蛋白为调节亚基,能够促使染色体凝集,促使细胞由 G2期进入分裂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适当升高温度,造血干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会缩短
B.神经细胞内有控制 Cdk 和 G2期周期蛋白合成的相应基因
C.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较,造血干细胞中有较多的 MPF
D.组成 MPF 的 Cdk 和 G2期周期蛋白在分裂期可以大量合成
2021-06-26更新 | 59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根据染色反应的不同,染色质可以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两种,用碱性染料染色时,常染色质着色较浅,而异染色质着色较深。这种特性是由二者结构的差异导致的,常染色质螺旋化、折叠程度较低,而异染色质螺旋化、折叠程度较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染色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B.分裂期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都变成染色体
C.异染色质上的基因更容易进行复制和转录D.用甲紫溶液染色时,异染色质着色较深
2023-03-05更新 | 24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B.甲→乙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C.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全过程
D.乙→甲过程细胞中没有发生物质变化
2021-01-24更新 | 1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