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进化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85 引用次数:169 题号:22849706
科学家通过对一种古人类的指骨碎片线粒体DNA测序发现了EPASI基因,该基因利于个体在高海拔地区生存,在现代藏族人体内很常见。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古人类变异产生EPASI基因定向适应“高海拔”环境
B.古人类种群与现代人群中EPASI基因型频率不同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
C.线粒体基因不发生重组的特点有利于确定不同物种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
D.DNA序列属于生物进化的分子生物学证据,也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推荐1】达尔文在克格伦岛上考察时发现,岛上的昆虫一般呈现两种类型:许多昆虫不能飞,而少数能飞的昆虫却翅膀异常发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能飞和能飞的昆虫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岛上的强风环境引起昆虫的多方向变异
C.岛上环境对昆虫进行了长期、定向的自然选择
D.翅膀发达的昆虫比不能飞的昆虫更能适应岛上环境
2020-03-02更新 | 109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长颈鹿的长颈性状的形成是长期采食高处树叶的结果
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C.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蛾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蛾
D.人工饲养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存在生殖隔离
2019-01-30更新 | 597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推荐3】夹竹桃植物体内分泌一种生物碱,该生物碱不是夹竹桃生长所必需的初级代谢物,大多数昆虫食用该生物碱会被毒杀,某些灯蛾幼虫体内产生分解该生物碱的酶使灯蛾具有抗毒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从夹竹桃分泌有毒生物碱的影响结果看,说明适应具有相对性
B.若夹竹桃的毒性越来越强,会使灯蛾的抗毒性越来越弱
C.由于存在该种灯蛾对夹竹桃的捕食,客观上促进了夹竹桃种群的发展
D.夹竹桃与灯蛾经历了漫长的协同进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023-07-13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