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细胞工程 > 干细胞工程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8 题号:22850316
如图是科学家通过诱导黑鼠体细胞去分化获得诱导胚胎干细胞(iPS细胞),继而利用iPS细胞培育出与黑鼠遗传特性相同的克隆鼠的流程。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黑鼠体细胞在诱导因子的作用下转化为iPS细胞的过程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______过程类似。该过程结束后,细胞的全能性______(填“提高”或“降低”)。
(2)灰鼠体内受精过程中,精子入卵后被激活的卵子完成_______,排出______后形成雌、雄原核。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______反应和________反应。囊胚的滋养层细胞最终发育成______
(3)将重组囊胚移入白鼠子宫内的技术为_______,克隆鼠X的体色为________,上述技术流程中可以是雄鼠的是____。科学家又利用图中的三只鼠(黑鼠作为体细胞供体)通过核移植技术得到克隆鼠Y,克隆鼠X和克隆鼠Y的性状不完全相同,若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核移植技术所用卵细胞中的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组织损伤和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科学家们通过修改线粒体代谢途径来唤醒沉睡的神经干细胞,如通过阻止MPC发挥作用,从而激活休眠状态的神经干细胞生成了新的神经元,其原理如下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的MPC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使休眠的神经干细胞重新激活,激活的神经干细胞具有__________功能。
(2)请写出一种阻止MPC发挥作用的方法:__________
(3)治疗神经组织损伤和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还可以使用__________细胞,但涉及伦理问题,最好使用__________细胞,理论上可以避免__________反应的发生。
2023-05-11更新 | 12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学习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人造肉-——环境保护的新秀
随着人口增长,肉类资源逐渐供不应求。传统肉类生产消耗大量自然资源,而人造肉的诞生大幅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这为人造肉市场创造了机会。
人造肉主要包括细胞培养肉和植物蛋白肉。细胞培养肉是利用动物干细胞培养出的动物组织,其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由于产量低,成本高等原因,细胞培养肉尚处于研究阶段。

植物蛋白肉是利用大豆蛋白等原料生产出的植物性肉制品,目前已成功商业化。但植物蛋白肉在颜色、风味上与动物肉差异较大。
对动物肉风味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血红素辅因子是动物肉具有独特风味的关键。研究发现来自大豆液泡内的豆血红蛋白在烹饪过程中会释放血红素辅因子。研究者将豆血红蛋白基因(LG)转入大肠杆菌,利用大肠杆菌发酵实现经济高效地生产豆血红蛋白。但大肠杆菌不能对豆血红蛋白进行翻译后修饰和分泌。故研究者尝试构建豆血红蛋白的酵母菌表达系统:①在LG末端加上His标签,构建LG-His融合基因(His标签的表达产物易与镍离子结合,且不改变目的蛋白的结构);②将LCG-His整合到分泌型载体pPIC9K上;③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转入酵母菌并筛选阳性菌进行培养;④利用His标签的表达产物与镍离子的亲和性分离出豆血红蛋白。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高效获得豆血红蛋白,将其添加到植物蛋白内中,以提升颜色和风味上的拟真性。
相比传统畜牧业,生产人造肉能够节省约75%的用水,减少约87%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约95%的土地占用量。人造肉在满足日益增长的肉类需求的同时,也有望成为环境保护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
(1)生产细胞培养肉采用的细胞工程技术是________,初始细胞来源选择干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
(2)为确保LG-His融合基因___________过程的启动,pPIC9K载体上还需插入启动子,它是__________的结合位点。
(3)相比大肠杆菌,酵母菌细胞具有__________,能够对豆血红蛋白进行翻译后修饰。对筛选的阳性酵母菌进行扩大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取___________(上清液/菌体)以获得豆血红蛋白。
(4)在豆血红蛋白的制备过程中,His标签起到了重要作用,对His标签作用的理解,正确的叙述是________
A.His标签与LG融合,可以促进LG表达产生更多的豆血红蛋白
B.His标签作为标记基因,便于筛选含有表达载体的阳性酵母菌
C.His标签与LG融合,利于引导豆血红蛋白分泌到酵母菌细胞外
D.His标签表达产物易与镍离子结合,便于对豆血红蛋白分离纯化
(5)为确定添加了豆血红蛋白的植物蛋白肉是否能够产生丰富的血红素辅因子且具有动物肉相似的口感,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
(6)与生产传统肉类相比,生产人造肉会消耗更少的土地等自然资源,生态学上将维持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称为__________。生产人造肉比生产传统肉类减少约87%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的温室气体来源包括__________(请列举两点)。
2021-07-21更新 | 347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科学家在人体皮肤细胞中移植了胚胎干细胞(ES细胞)中能高度表达并决定其“发育全能性”的多个基因,使其成为“万能细胞”。现将上述细胞植入小鼠身体内,植入的细胞便长成了“肿瘤”。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体外培养“万能细胞”需要配制营养液,通常要在合成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__等一些天然成分。当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相互接触时就停止分裂,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此类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不能获得动物器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鼠的肿瘤中出现了多种能力的组织和器官,类似于“器官移植”。为“保住肿瘤”,需要用到去除____________(器官)并经射线照射的小鼠,因为该类小鼠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研究的意义在于解决临床上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3)基因工程中常采用ES细胞作为________________细胞,因为ES细胞在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后可培养成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4-10更新 | 3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