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 题号:22895990
氮沉降是指大气中的氮元素以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形式降落到陆地和水体的过程。为明确氮沉降对草原群落的影响,研究者设计了4个实验组别:封育(甲)、封育+氮添加(乙)、放牧(丙)、放牧+氮添加(丁)。请回答
(1)实验中氮添加模拟的是________
(2)研究者统计了不同组别的草原群落物种丰富度及优势度指数,结果如图1。

①对比_________组可知,适度放牧可以有效提高草原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下列原因分析合理的是________
A.适度放牧能增强土壤的紧实度,从而间接阻碍了植物根系的伸长和扩展
B.适度放牧会降低群落中植物对阳光的竞争强度,进而减轻种间竞争压力
C.适度放牧能够抑制优势物种的过量繁殖,为其他物种的生存腾出空间
D.适度放牧可以提高植物繁殖和更新速率,进而加快草原群落的演替速度
②据图1可知,氮添加可以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放牧对草原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研究者进一步测定了草原群落优势种的生物量分配,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氮添加对封育地优势种植株________生长的促进作用较大,对放牧地优势种植株__________生长的促进作用较大,从竞争角度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若将研究对象的全部称为总体,则观测或调查的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称作样本。研究的对象不同,选取样本的方法和计数方法会有所不同。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某地块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样方法。若调查的地块为长方形,则取样方法为 ______法,取样时,关键是要做到​​​​​​​______
(2)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要调查1公顷范围内某种田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鼠的数量为42只,第二次捕获35只,其中带标记的为16只,调查时发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4只由于某些自然因素死亡,但种群数量没有改变,若调查期间无迁入和迁出,标记物的选择及标记方法都符合要求,除了可得到该种田鼠的种群密度外,还可推出调查期间种群中约有 ______只鼠出生。
(3)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采用的是抽样检测法。写出一种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操作:______
(4)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样本为 ______,在统计群落中物种数的同时,还要统计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后者常用方法有 ______
2022-06-28更新 | 7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土壤动物是土壤中和落叶下生存着的各种动物的总称,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同一地区两块农田使用不同的肥料,测得每平方米土壤中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调查数据如下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中数据可知,两种田地比较,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是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土壤动物根据用途可分为药用土壤动物、食用土壤动物、环境指示土壤动物等,土壤小动物在吸收污染物、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调节碳氧平衡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价值。
(4)有多种生活在土壤中的植绥螨是某些农业害虫的天敌,可依据农业害虫的气味去捕食猎物,这说明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植绥螨属于捕食性螨类,能够捕食叶螨、瘘螨、跗线螨等植食性螨类,也能捕食蚜虫、蓟马、介壳虫等小型昆虫,也有不少取食花粉。那么,植绥螨所占有的营养级是____________,与产生花粉的植物之间的具体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1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如图l,则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如果要调查其中某鸟类种群的密度一般采用__________,若被标记的个体中有少量个体死亡,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
(2)图2是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一种群数量变化图。最开始的10年中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______年,此后两年中种群数量将______(增加、减少、不变),在调查的20年间,种群数量接近“J”型增长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
(3)某生物实验小组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 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通气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在培养过程中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表所示。

样品

l

2

3

4

酵母菌数量(个/mm3

1 210

820

1 210

1 000

pH

4.8

5.4

3.7

5


在计数前,常采用台盼蓝染液染色;若细胞被染成蓝色,则_______(填“需要”或“不满要”)计数。据表分析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______________
2023-03-11更新 | 2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