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 DNA分子的复制 > 探究DNA的复制过程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 题号:22902422
科学家曾提出DNA复制方式的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如图甲)。对此假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图乙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大肠杆菌在含15NH4C1的培养液中不能只培养一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无论培养几代,都有不属于重带的DNA分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培养代数足够多,这部分DNA分子可忽略不计。
(2)将每条链都被15N所标记的DNA分子转移到含14NH4C1的培养液培养,结合图甲中所示的复制方式的特点,分析:图乙中的结果,说明DNA复制方式应该是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该复制方式进行第3次分裂,提取DNA并离心的结果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述另外2种复制方式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实验结果:
①全保留复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散复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对下列生物学实验进行完善实验思路、结果预测或分析与讨论。
(1)丝状温度敏感蛋白(FtsZ)是一种 GTP 酶,有一个GTP(鸟苷三磷酸)的结合位点,在GTP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在分裂细菌中间部位聚集成Z环,GTP水解,Z环不断收缩,引导细菌的细胞分裂。下图表示利用荧光散射法测定FtsZ蛋白在体外的聚集程度。由此可见,FtsZ在体外依然具备____________功能。实验选取BSA作为对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假设:人感染过登革热病毒后,体内存留的登革热病毒抗体与寨卡病毒结合,结合了病毒的抗体与宿主细胞表面蛋白结合,从而帮助寨卡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即存在抗体依赖性增强(简称ADE)。为验证该假设,请利用下列备选材料完善实验思路。
备选材料:正常人血清,登革热康复者血清,寨卡病毒,登革热病毒,细胞系U(不发生ADE时,对寨卡病毒的感染率很低),细胞系X(无相应识别病毒-抗体复合物的膜蛋白)。
__________
(3)通常DNA分子复制从一个复制起始点开始,有单向复制和双向复制,如下图所示:

为研究某DNA复制的方向类型,设计如下实验思路:复制开始时,首先用含低放射性3H-脱氧胸苷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转移到含有高放射性3H-脱氧胸苷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复制起点和复制起点两侧银颗粒密度情况(放射性强度与感光还原的银颗粒密度正相关)。请预测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
2019-03-08更新 | 59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图甲中的①是DNA的三种可能的复制方式,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通过实验来探究DNA的复制方式,基本实验思路是用14N标记大肠杆菌的DNA双链,然后在含15N的培养基上让其繁殖两代,提取每代大肠杆菌的DNA并做相应处理,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如图②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②中的实验结果对应的DNA复制方式应是___________,实验结果2中不含15N的DNA数目为___________。仅凭实验结果1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排除分散复制,原因是___________
(2)如果实验结果两代DNA分子都有重带和轻带,则DNA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一个DNA以这种方式复制3次后,得到的位于重带的子代DNA数:位于轻带的子代DNA数=___________
(3)图乙表示真核生物核DNA分子与原核生物拟核区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其中属于原核细胞拟核区DNA分子复制过程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A中的复制起点有三个,这种现象的意义是___________。A中最先开始复制的位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024-06-09更新 | 46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在遗传学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科学地解释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已知: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称为轻链);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称为重链)。为了研究DNA复制的特点,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继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结果如甲图所示。请分析:

(1)在细胞内,DNA复制的主要场所为________,图示表明DNA复制的特点是________
(2)本研究使用了________技术和________法,从而成功的对DNA分子进行了标记和分离。
(3)实验结果可推测第一代(Ⅰ)细菌DNA两条链的标记情况是________。若将第一代(Ⅰ)细菌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将所得到细菌的DNA用同样方法分离,请参照上图,将DNA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在答题纸中标出,并注明比例________
2021-06-12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