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22931652
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称为群落交错区(如图所示)。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在群落交错区的物种数目及一些物种密度的增大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下列有关交错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处于森林边缘效应地带的鸟类可能比生活在森林深处的鸟类更警觉
B.群落交错区的物种数目多,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
C.交错区的植被垂直结构复杂,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D.人类活动的增多导致自然生境碎片化,增加了群落交错区的数量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由于田鼠在被捕捉一次后很难再次捕捉,会使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大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那么统计结果就是不准确的
2017-08-18更新 | 1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取样调查法被用于许多生物问题的研究,“随机取样”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下列调查中一定没有采取随机取样的是(       
A.调查成都市人口中色盲的发病率时对人群的取样
B.调查贵州某地“百里杜鹃花海”控制花色的等位基因频率时的取样
C.调查龙门山脉野生大熊猫时,发现一只,套环并编号一只
D.用样方法调查某闲置农田中蒲公英的种群数量时采用等距取样或五点取样
2020-04-07更新 | 112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列实验或调查活动中,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
B.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集的地块取样
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D.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种群密度时,某些鼠因曾被捕过而不易被重捕
2021-03-27更新 | 1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