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和群落综合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753 题号:2606725
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该野外调查小组的研究方法叫做_____。上图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
(2)东部群落在空间结构上具有_____结构。影响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3)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可能是__________;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上图3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开始于第____________年,第20~30间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_______
14-15高三上·江苏宿迁·开学考试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为保障粮食安全,全国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即大豆玉米间行种植)技术,不仅保证玉米产量,还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大豆产能。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在种植大豆时,常用根瘤菌拌种,二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填“种间竞争”“寄生”或“互利共生”),具体体现在___________
(2)鼠害是导致大豆玉米减产常见的原因,为了掌握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机,可采用___________法来调查老鼠的种群密度,如果调查结果比实际数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两点)。
(3)大豆与玉米通过带状复合种植后不仅不会导致玉米减产,还会提高大豆产能,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试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导致增产增收的原因:____________
2023-05-11更新 | 41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2】调查研究是生态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对于种群和群落的调查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______;取样方法常采用______
(2)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原不同样方面积内草本植物的丰富度,结果如下表:
样方边长/m0.10.20.40.80.91.01.11.2
物种数356911131313
据表分析,调查某草原草本植物的丰富度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______m2
(3)认识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______;在此基础上,再分析群落中常见物种的生态位,即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所占用的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地草原因过度放牧等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通过当地人不断地种植耐旱、抗风沙能力强的沙棘等,当地生态环境得以逐步恢复;下图表示恢复过程中,该地群落类型的演替及其植物种类的变化情况。演替过程中,______植物的丰富度不断增加;改造过程中,该盐碱地上的演替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与草丛相比,常绿阔叶林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原因是常绿阔叶林具有更复杂的______结构。

(5)研究者又调查了大别山不同海拔高度的 9 个马尾松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结果图所示。
   
大别山的全部马尾松可称为一个_____。 在野外调查中,很难从外部特征确定马尾松种群的准确年龄,通常以马尾松立木的胸径结构(种群中不同胸径大小的个体数)代替其_____结构,来进一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6)在野外群落调查中,首先识别组成群落的物种并列出它们的名录,这是测定物种丰度的最简单方法。调查发现,群落 A 以马尾松林形式存在,群落物种丰富度_________(较高、较低、不变),A~I 群落发育阶段不同,马尾松林物种丰富度呈______的变化趋势,且群落物种多样性在群落发育的_____期(早、中、晩)最高。
(7)在群落发育晚期,由于不同植物间的竞争加剧,导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别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一现象的意义是________
(8)若群落 A 是由冰盖融化后的裸地演替而来,则此种演替属于______演替,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下列图形表示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所含有机物的变化(横坐标表示时间),其中正确的是_____

(9)下图为3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农作物与杂草,C.孤与兔)的种间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判断A~C3组生物对应的示意图。A_____,B_____,C_____
②出现图②现象的原因是_____
③若3种种间关系中曲线b代表的生物死亡,对曲线a代表的生物有利的是_____
④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_____
⑤曲线a或b的变化属于_____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曲线a和b代表的生物之间关系的变化属于_____(填“种群”或“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023-11-21更新 | 125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调查时间
调查项目    
1953年1973年1984年1996年
叶面积指数2.486.6111.2817.76
光能截获率(%)20.342.388.995.9
总初级生产量
(t·hm2·a1)
17.4355.50116.61150.81
净初级生产量
(t·hm2·a1)
1.5014.5223.8826.00

(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_,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
(2)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坐标图绘出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1953~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统计图,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__________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____________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2016-12-12更新 | 6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