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进化 > 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7 题号:2792424
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原种群中黑毛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50%)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可能形成两个物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a最终达到c
B.①②③④⑤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b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D.若环境变化后,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20%,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为5/11
2015·山西·二模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盲鳗生活在海底,以海底的腐肉为食。海底终日无阳光,盲鳗的眼睛发生了退化。盲鳗的防身武器是其自身分泌的黏液,黏液中的纤维丝会很轻易地进入捕猎者的鳃中,导致用鳃呼吸的捕猎者迅速室息。盲鳗的黏液只对用鳃呼吸的动物致命,但没鳃的海狮和海豚能巧妙地避开这一陷阱并捕食盲鳗。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盲鳗眼睛的退化是长期适应黑暗环境产生的变异
B.盲鳗控制某性状的全部等位基因叫作该种群的基因库
C.基因突变的利与弊是相对的,基因突变决定了盲鳗的进化方向
D.盲鳗与捕猎者之间存在协同进化,两者的基因频率均发生了改变
2023-03-29更新 | 19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兔的脂肪白色(F)对淡黄色(f)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兔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和1500只淡黄色脂肪兔组成,该兔群中的雌雄兔随机交配所繁殖的子代兔群中,F的基因频率是(  )
A.15%B.35%C.25%D.75%
2022-07-26更新 | 95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科研人员将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逐代提高培养基中青霉素的含量,乙组先在无青霉素的普通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然后转移至0.1单位青霉素/cm3的培养基上培养。结果显示:甲组出现的耐药菌能在250单位青霉素/cm3的培养基上生存,而乙组的野生型菌群在0.1单位青霉素/cm'的培养基上绝大多数会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组所用的青霉素对野生型菌进行了定向选择
B.甲组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化速度比乙组的要快
C.青霉素的使用导致野生型菌发生了耐药性变异
D.金黄色葡萄球菌不会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
2022-10-12更新 | 1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