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 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4 题号:3110167
现有甲、乙、丙三个刚制备的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图A所示),用它们进行了如下两项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将甲标本置于有O2条件下,乙标本置于无O2条件下,其他条件相同时,同时给予连续电刺激,均引起肌肉收缩。
实验二 在丙标本的坐骨神经表面上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然后进行相关实验,依次得到图B中1~4所示的实验结果。
(1)实验一说明肌肉收缩不一定需要____________;连续收缩后,两标本肌肉最终疲劳,从能量的角度分析,肌肉疲劳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
(2)当两标本肌肉均疲劳后,休息一段时间后,再给予刺激,甲标本能恢复收缩能力,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
(3)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若适当升高溶液S中的Na浓度,会导致记录到的动作电位峰值____________(不变、升高、降低)。
(4)请建立坐标系,并画出图B中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过程中电位的变化曲线(指针向左偏转为正电位,电位的峰值不作要求)。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 1 为某一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 2 为图 1 中 D 结构的放大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2 中 N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Y、Z 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种毒素可以使肌肉不能收缩,但不知该毒素的具体作用部位,如果想探究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 B、D、E(屈肌)的哪一个(假设该毒素只能使上述的一个部位中毒失效),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完善下列探究内容。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电刺激仪一台,电流表,用毒素制剂处理后的图 1 结构一个。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操作

观察部位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用电刺激Ⅰ与Ⅱ,用电流表分别测定 A 与 C 的电位变化,观察 E 的收缩情况                                                                                       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 B
分别用电刺激Ⅰ与 E,用电流表分别测定 A 与 C 的电位变化,观察 E 的收缩情况A 与 C 的电位变化,E的收缩情况                                                                                 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 D
分别用电刺激Ⅰ与 E,用电流表分别测定 A 与 C 的电位变化,观察 E 的收缩情况                                                                                     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 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8-15更新 | 61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脑内能传递兴奋及愉悦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毒品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下图为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突触小体中发生的信号转换为_________,多巴胺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突触前膜上存在“多巴胺转运载体”,可将多巴胺由突触间隙 “送回”突触小体内。可卡因可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使得多巴胺不能及时被回收,从而______(填“延长”或“缩短”)“愉悦感”时间。这一过程可以用下图中_______(填“x”、“y” 或“z”)曲线表示,“愉悦感”的产生部位是_______

(3)吸食毒品后,表现出的健谈现象与吸食者大脑皮层言语中枢_______区兴奋性过高有关。研究发现,机体能通过减少受体蛋白数量来缓解毒品刺激,导致突触后膜对多巴胺的敏感性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4)为探究多巴胺和可卡因联合使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利用某品系大鼠若干只进行相关实验,一组大鼠先注射多巴胺+溶剂M,1小时后再注射可卡因+溶剂N;另一组大鼠先注射可卡因+溶剂N,1小时后再注射多巴胺+溶剂M。实验结果如下:

①比较两条曲线可知,多巴胺和可卡因联合使用时________对突触传递效率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②为使实验结论的得出更加严谨,科研人员补充了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一组大鼠先注射多巴胺+溶剂M,1小时后再注射________;另一组大鼠先注射可卡因+溶剂N,1小时后再注射________
2021-03-19更新 | 202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兴趣小组以“脊蛙”为材料进行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思路、预测结果及结论。材料和用具:头部挂在铁支架上在左后肢大腿背面暴露出坐骨神经的“脊蛙”一只,小烧杯,1%的硫酸溶液,清水,剪刀,药用棉,电位计等。
(1)①用1%的硫酸溶液刺激“脊蛙”左侧后肢趾部,两侧后肢都会出现屈腿反射;用1%的硫酸溶液刺激“脊蛙”右侧后肢趾部,两侧后肢都出现__________
②用__________清洗刺激部位;
③剪断左大腿背面已暴露的坐骨神经;
④待“脊蛙”__________后,用1%的硫酸溶液刺激“脊蛙”__________侧后肢趾部,左右侧后
肢都不出现屈腿反射;用1%的硫酸溶液刺激“脊蛙”__________侧后肢趾部,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
⑤上述实验证明了坐骨神经是__________

(2)另取一“脊蛙”,用手术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连接电位计(如下图),用1%的硫酸溶液刺激“脊蛙”左侧后肢趾部。实验显示,电位计都有电位波动,并出现屈腿反射。
①如用1%的硫酸溶液刺激“脊蛙”右侧后肢趾部,预测电位计ⓐⓑ情况__________
②若在蛙心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一段时间后,再次刺激蛙左后肢趾尖,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写出2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30更新 | 1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