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97 题号:3272747
某小组学生观察到某市在马尾松林中种植桉树,林中还有食虫鸟与植食昆虫等动物活动,决定探究马尾松中各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假如该马尾松林的管理者由于某种原因完全终止了对马尾松林的管理活动,那么一段时间后,该马尾松林中生物_______将成为优势种。要统计马尾松林中土壤小动物的数量,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研究中发现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分别种植桉树和马尾松,它们都生长良好。如果把二者交替种植,则桉树正常生长,而马尾松的生长受到抑制,甚至被杀死.人们进一步设想可能是桉树根部形成的分泌物具有抑制马尾松的生长或杀死马尾松作用,请你根据下列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补充实验步骤,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方案来验证这一设想是否正确。
材料用具:马尾松幼苗、桉树幼苗、完全培养液(甲)、培养过桉树的营养液(乙)、不完全培养液(丙)、蒸馏水和实验容器等。
方法步骤:
第一步:将长势相同的_______________幼苗平均分为A、B两组。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期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表示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回答下列与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以及应用相关的问题:

(1)若曲线X表示某地区一种外来双子叶植物的增长曲线,则出现这种变化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调查该种群密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为减少实验的误差,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若曲线Y表示一定时间内某草原食草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则BC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会__________,该段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若在C点时,该地区迁入了大量同种的食草动物,则一定时间后,该动物的环境容纳量会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曲线Y表示池塘中某种鱼类的数量变化,则为持续获得经济效益,捕捞后鱼群的年龄组成应为______;若曲线Y表示有害动物的变化曲线,则对其防治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调查该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某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在一公顷的范围内第一次捕捉并标记30只,第二次捕捉的个体中10只没有标记,4只有标记,因动物被捕捉一次后的灵敏度提高,事实上有害动物的数量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和具体数值)只/公顷。
2021-01-10更新 | 21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研究人员在2000-2020年间对南汇东滩盐沼地区的主要植被及其他生物进行了调查,部分结果见下图。其中在2000—2005年间,该地实施了海岸圈围工程(将近海海岸改造成人类活动的场所);2015—2020年间,该地实施了海岸促淤护滩(促进近海与海岸湿地恢复)工程,回答下列问题:

(1)采用样方法调查南汇东滩盐沼地区某植被的种群密度时,选取样方时应注意的事项有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推测在2000—2005年间,南汇东滩盐沼底栖动物和水鸟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是__________
(3)海岸促淤恢复期间,输入互花米草种群的能量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流向分解者。
(4)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因其超强的耐盐、耐淹特性,种植后有一定的促淤护滩效果,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但互花米草会排挤本地其他植物,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更为明显,当前防治互花米草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a.从原产地引入天敌光蝉
b.喷洒可感染其花的麦角菌
c.人工拔除
d.对其进行长期水淹
e.喷洒咪唑烟酸或乙酸
f.种植盐沼植物碱蓬
以上属于生物防治方法的有__________;请任选上述一种防治方法,评价其优缺点:__________
2023-04-17更新 | 173次组卷
【推荐3】生态学家高斯曾在实验室里做这样的实验:他先将两种草履虫(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分别培养在容器中,各给以细菌作为食物,不久后两种草履虫分裂繁殖以及细菌数量达到平衡;然后再将数目相等的两种草履虫放在同一培养皿中,给以同样的细菌混合培养16天。相关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高斯每隔12小时观察统计草履虫的数量。调查培养液中草履虫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计数时需要用到的关键工具有______(填两种)。单独培养时,与第4天相比,第12天对草履虫取样计数时需要增加对培养液的______,以便于计数。
(2)单独培养大草履虫,第4天种群数量为205个,此时增长速率最大,则该培养条件下大草履虫的环境容纳量约为______个。有同学认为若不更换培养液继续单独培养两种草履虫,其种群数量会下降,分析该同学的理由是______
(3)混合培养后,对______种群数量影响较小,原因是______
2024-03-02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