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种群的存活曲线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2 题号:3800119
如图为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A曲线呈“J”型,表示种群在_____等条件中的增长。
(2)B曲线呈“S”型的原因是自然界的_____是有限的,阴影部分表示_____
(3)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_____型增长,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_____趋势(填上升或下降),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____
(4)根据种群变动的曲线,解释为什么投药灭鼠在短期内能控制鼠害,但很快又会鼠灾泛滥的原因_____.对此,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鼠害的原则是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_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_____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2016-12-13更新 | 8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图1表示某湖泊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不考虑迁入迁出的影响),直线p表示Nt+l=Nt;图2表示该湖泊中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比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生物在C点时,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F点时乙种群的出生率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_____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2)调查发现该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雄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
①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②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3g至少需要消耗藻类的量是体长为6.6cm的野鲮鱼的_______倍。
③在藻类爆发的季节,为尽快控制藻类的数量,应向该湖泊中投放体长至少为_______cm的露斯塔野鲮鱼,一段时间后,还可以捕捞野鲮鱼供人们食用。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投放这一体长野鲮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④科研小组又对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
摄入食物中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51.627.024.623.1

据上表结果分析,罗氏沼虾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6-21更新 | 23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山区由于乱砍滥伐、盲目开垦,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科研人员在该地区进行相关研究,将某区域平分为两组,A组实施退耕还林、合理开发利用等措施,B组仍沿用原利用模式。十年后,对两地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指某一调查时刻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进行测定,获得图1所示结果。图2中甲、乙、丙分别表示A组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的植物优势种群。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代表A组生物量的是________(填“S1”或“S2”)。从群落的空间结构来看,图1中草本、灌木、乔木等组成的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___结构。
(2)甲、乙、丙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在演替过程中,甲和乙没有消失,仅表现为优势上被取代,相较于甲和乙,丙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3)退耕还林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许多野生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将会________。在退耕还林实践中,人们发现种植一些灌木和乔木并加以保护,群落的丰富度达到最大的时间将会提前,从群落演替的角度来看,说明人类活动_____________
2023-02-09更新 | 1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