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3821060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某岛屿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D.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志物部分脱落,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或测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饭后半小时测定血糖的浓度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
2016-11-26更新 | 19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针对下列各种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采用恰当的是(       
A.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跳蝻和蚯蚓的种群密度
B.培养酵母菌的种群密度宜采用抽样检测法
C.利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土壤中小动物的的类群
D.样方法要做到随机取样,标志重捕法中标志要醒目,易识别
2020-08-20更新 | 1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田鼠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动物,为防治农田鼠害,科研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稻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稻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表述错误的是(       

A.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田鼠种群数量的基本特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
B.与曲线Ⅰ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可能更大
C.猛禽同化量的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
D.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与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和食物来源逐渐增多有关
2021-09-09更新 | 2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