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5 题号:4089169
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请回答: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_____,身体_____,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先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_____,理由是_____。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_____,理由是_____

(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他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_____,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随着城市的发展,黑臭水体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通过雨污分流、生态浮岛、岸边湿地化等综合治理,将其改造成融休闲、健身和城市景观的地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河道中的有机物大量进入城市内河等水体时,因有机物被水体中的________通过________会产生诸如H2S、NH3等多种臭味气体,过量有机物漂浮于水面或沉积淤泥,导致河水发黑发臭。
(2)治理河道时岸边通常用较大的砾石堆叠稳固河岸,并在岸边和水中的浮岛上大量植入水生、陆生等绿色植物,吸收水体中________,能减少或避免水体发生________
(3)砾石河岸、生态浮岛能为________提供较大的吸附空间,供其生长繁殖,提高分解水体中有机物能力,其间较大孔隙还能为各种小型动物提供生存空间,这表明治理措施提高了河道群落物种的________,进而提高了河道的自净能力。
(4)有人认为,要长期保持河道生态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治理黑臭水体时实行“雨(水)污(水)分流”是一个重要的措施,其主要的理由是________
(5)“流水不腐”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尽数》,让水体流动也是治理黑臭水体的重要措施之一,请你谈谈“流水不腐”所蕴含的科学原理:________________
2022-04-22更新 | 103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科普阅读题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被称为“三江源地区”或“大河源头地区”。长江总水量的约 25%、黄河总 水量的近 50%、澜沧江总水量的约15%都来源于这里。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高原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 39.5 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这里的年平均气温只有-5.6~3.8℃,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日照时间长,紫外线辐射强烈。紫花针茅是三 江源的主要植被之一,叶片纵卷如针状,叶表面具有较厚蜡质层,根系柔韧。紫花针茅的果实具芒,可以防小型鸟类啄食及防虫子啃食;很多芒上面都有倒刺、 锯齿,这会使果实更容易粘在动物皮毛上,可以使物种传播得更远;在干旱条件下,果实上的芒有利于吸收水分,帮助种子埋藏于土壤;在青藏等一些地区,冰雹特别多,芒还可以帮助缓冲冰雹的冲击力,降低果穗折断的几率。
紫花针茅作为优良的牧草,蛋白质含量高,粗纤维少,是白藏羊、欧拉羊和黑牦牛等牲畜的重要食物。在紫花针茅根系内生活着内生的真菌,紫花针茅为它们提供了营养物质,作为回报,内生的真菌提高了紫花针茅对病原微生物和土壤线虫的抵御能力。甘肃马先蒿是一种毒杂草,可以通过根部吸器形成的木质部或 韧皮部通路摄取紫花针茅的光合作用产物,提高对贫瘠土壤生境的适应能力,是导致三江源形成“黑土滩”的原因之一。
科研人员将甘肃马先蒿分别侵染与内生真菌共生的紫花针茅和未和内生真菌共生的紫花针茅,观测紫花针茅的茎叶产量(地上生物量)和根系产量(地下生物量),实验结果如图 1。

自从设立自然保护区之后,雪豹作为大型肉食性的哺乳动物在三江源保护区内具有了一定的种群数量,说明三江源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提高,而且数量增大,能够满足雪豹生存和繁殖过程中对能量的需求。
请回答问题:
(1)紫花针茅叶片纵卷如针状是对____环境的适应;叶表面具有较厚蜡质层是对紫外线辐射强烈环境的适应。
(2)文中第三段涉及的种间关系包括____
(3)据图 1 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请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____
4)图 2 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与热带雨林相比,其食物链较____,原因是____
2020-06-09更新 | 15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澳洲有“物种天堂”的称号,但是自2019年7月18日开始燃起一场大火,导致凤头鹦鹉和食蜜鸟等一大批标志性物种以及大量珍贵植被正在消失。2020 年2月,持续7个月的澳洲森林大火终于在一场大暴雨中熄灭,森林植被开始复苏,又是一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景象,但这却让一些专家感到担忧。因为此次澳洲山火过后快速“复活”的是生长快速、需水需肥量大的高大乔木——桉树 ,且桉树还会分泌有毒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火灾后澳洲森林中凤头鹦鹉的种群密度可以用______________法。澳洲森林大火熄灭,桉树的快速“复活”使一些专家担忧,其主要原因是桉树的快速“复活”会降低森林物种丰富度,其中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结合题干信息,请分析物种丰富度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桉树分泌的有毒物质可以抑制或杀死捕食桉树的昆虫,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火灾后的森林中存在“甲→乙→丙”这样的一条食物链,丙同化的能量去向中除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3-29更新 | 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