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5 题号:5141844
下列关于基因、性状和蛋白质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人的身高可能由多个基因决定
D.基因的某个碱基改变,其控制的性状一定会发生改变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已知果蝇的两对相对性状灰身、黑身和长翅、残翅(等位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独立遗传。在正常培养温度(25℃)下发育为长翅果蝇的幼虫,如果在35℃环境中培养,成体表现为残翅。现让两只亲代果蝇交配得F1,将F1幼虫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在25℃环境中培养,成体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1和图2所示;乙组则在35℃环境中培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乙组F1果蝇翅型和体色的基因型均为3种,且比例均为1:2:1
B.控制灰身、黑身和长翅、残翅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两只亲代果蝇的基因型均为AaBb
D.将甲组和乙组培养为成体后,F1残翅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2和1/3
2021-11-09更新 | 17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T4噬菌体有野生型和甲、乙、丙三种突变型,甲、乙、丙独立感染大肠杆菌时均无法增殖。不同的突变型噬菌体成对组合同时感染大肠杆菌时,两种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细胞内产生的蛋白质可以共用;两个噬菌体的DNA会有类似真核生物有性生殖中遗传物质交叉互换的过程(如图)。实验发现,甲与乙同时感染大肠杆菌产生了子代噬菌体;甲与丙同时感染大肠杆菌大多数情况下不能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偶尔也会产生子代噬菌体。基于上述事实作出的推断不合理的是( )
A.甲、乙突变体是由不同基因突变形成的
B.甲、丙突变体产生的蛋白质不能相互弥补缺陷
C.甲、丙的相应突变基因是由不同基因突变而来
D.甲、丙突变体的DNA之间偶尔发生片段的交换
2020-06-24更新 | 27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
B.③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就可完成
C.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但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会改变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是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所致
2019-06-22更新 | 1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