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分离定律 >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8 题号:5150223
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控制翅型的基因为A/a,控制眼色的基因为B/b),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雄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雌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
回答下列问题:
(1)依题意可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_____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长翅和小翅这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3)现通过实验来确定眼色遗传的显隐性关系,可选用F1中的______果蝇进行自由交配,若F2中既有棕眼又有红眼,则棕眼为显性;进一步对F2中不同性别果蝇的眼色进行统计,若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4)若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子一代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雌雄异株的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该植物抗干叶病(A)对不抗干叶病(a)为显性,这对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花瓣颜色红色(B)对白色(b)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发现,雄性抗干叶病植株的母本一定表现为____________;将抗干叶病雄株与不抗干叶病雌株杂交,后代雌株的表现型都是____________。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遗传特点,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_______
(2)偶然发现一雄性突变植株是粉色花瓣,突变基因用表示。科研人员利用这株粉花雄株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组别

父本

母本

子代

粉花

红花

全为红花

粉花

白花

全为粉花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花瓣颜色粉色(b1)对白色为(b)为____________(显/隐)性;父本(粉花雄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需要尽早选育出纯合粉花品系,则最好利用上表中___________组的子代进行相互交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4-02更新 | 25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二倍体植物的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变成三条称为该染色体三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三体中的某2条分别各移向一极,另外1条随机移向某一极。某二倍体植物高秆,矮秆和糯性、非糯性分别受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A、a位于2号染色体上,B、b位于4号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1)让纯种高秆非糯性与矮秆糯性植株杂交,F1全为高秆糯性,这说明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F1自交,F2中高秆糯性:矮秆糯性:高秆非糯性:矮秆非糯性=5:3:3:1,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欲证明该推断是否正确,可选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与纯种矮秆非糯性植株进行正交和反交两组杂交实验,如果其中一组的杂交子代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则说明该推断是正确的。
(2)现有一纯合高秆三体植株甲,欲验证多出的一条染色体是否为2号染色体,需选择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纯合体与甲植株杂交,再选择F1中的三体植株与正常矮秆植株进行杂交。若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各种配子、受精卵的存活率均相同),则说明甲植株多出的一条是2号染色体。试写出F1中的三体与矮秆纯合体杂交产生F2过程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_
2023-02-14更新 | 30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我国的养蚕业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家蚕在养殖过程中易遭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侵害,BmNPV 会使家蚕身体出现肿胀病斑,最终出现血液型脓病而死亡,严重威胁桑蚕业的生产和发展。C108 是高产蚕丝的易感 BmNPV 的纯合家蚕品系,研究人员获得具有BmNPV 抗性基因与相关蛋白的家蚕品系 BN,通过杂交育种培育抗 BmNPV 的品系,研究其遗传机制。杂交方案如下图所示。经鉴定,BN第27号染色体上的 BmNPV 抗性基因表达的 BmNOX 酶可在肠道使 BmNPV失活。不考虑其他变异,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BN具有一对 BmNPV 抗性基因,则 C108 的易感 BmNPV 性状属于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食物中添加 BmNPV 的作用是____
(2)F₁与♀Cl08回交,所得子代的食物中添加 BmNPV 后,理论上存活的家蚕大约占____,得到BC₁M。F₁分别与♀Cl08、♂Cl08回交获得BC₁M和BC₁F,这样做有利于保存____性状。
(3)研究人员通过转基因技术对C108转入单个R基因,通过干扰BmNPV 在宿主细胞内复制获得抗性品系R50.具有两种抗性基因的个体对BmNPV的抗性增强,BmNPV感染后病斑更少。选择纯合的 BC₂M 与 R50杂交,子代的食物中添加BmNPV,____(填“能”或“不能”)根据子代家蚕个体出现的病斑情况,判断 R 基因是转入了 27 号染色体,还是转入了其他常染色体,原因是____。若R基因转入其他常染色体,子一代随机交配,则子二代对 BmNPV 表现为强抗性和抗性的比例为____
2024-02-22更新 | 2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